美国总统奥巴马25日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演讲,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阐述未来一年施政纲领。在此次国情咨文中,奥巴马着重阐述了经济议题,凸显出美国未来三大经济信号。
增加就业仍是核心任务
在美国经济复苏于2010年得到确认的情况下,美国民众感触最深的就是高企的失业率。过去一年,美国失业率持续徘徊在高位,美国经济也由此被称为“无就业增长复苏”。
进入2011年,就业情况能否有实质性改善仍将是美国民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奥巴马积累再选资本的决定性领域。因此,奥巴马在演讲一开始就强调了创造就业的重要性。
奥巴马说,经历了这场最严重的危机后,美国股市已经回升,公司利润在增加,经济重新增长。同时,由于去年12月通过了减税延期法案,美国民众的工资收入更多了,这将会大幅增加私人部门的就业岗位,并推动经济增长。但是,美国仍然需要为创造就业和经济增长付出更多努力。
奥巴马说,为了帮助企业出口更多的产品,美国政府设定了到2014年使出口翻番的目标,因为出口越多,就能在国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现在,美国的出口已经恢复增长。近期,美国同印度和中国签署了大规模经贸协议,这将支持美国超过25万个就业岗位。
为更好地促进就业,奥巴马近期已大规模调整经济团队,包括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等重量级人物。最近一次任命是,21日提名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担任白宫就业与竞争力委员会主席,以促进就业和美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不过,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尽管今年美国就业岗位会增加,但是失业率只能小幅下降。也许正是因为认识到这一点,奥巴马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将“就业”挂在嘴边。
着力提高美国竞争力
除了增加就业这一核心任务,奥巴马在此次国情咨文中,还着重谈到了保持和提高美国的竞争力,成为美国经济政策转变的新亮点。这表明,奥巴马的政策思路开始从上任之初的稳定经济,向打造长期的、可持续竞争力转变。
奥巴马说,当前世界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中国、印度等国家能够在这个新的世界进行竞争。美国要想赢得未来,就不能停滞不前。
在奥巴马看来,要保持美国的竞争力,第一步是要鼓励美国人创新。“没有人能够预计下一个巨大产业是什么,或者新的工作会来自哪里。30年前,我们不知道互联网会带来一场经济革命。我们能够做的是鼓励美国人的创新和想像力”。
奥巴马表示,美国政府将会增加在生物医疗、信息技术,特别是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投资。这些投资将会增强美国的安全,为美国人创造无数的工作岗位。奥巴马还为美国清洁能源发展提出了目标:到2035年,美国80%的电力将来自清洁能源。
奥巴马还指出,美国赢得未来的另一步是重建美国。美国需要进行基础设施重建,包括建设高速、稳定的高速铁路和高速网络,以吸引更多企业前来投资。他说,美国的基础设施曾经是最好的,但现在美国自己的工程师已将美国的基础设施评级定为“D”。
有分析人士指出,实际上美国从来就不缺乏竞争力,只是危机的爆发相对提升了部分新兴经济体的实力。同时,缓慢复苏的经济也使得美国长期以来的光环在新兴经济体强劲增长的对比下,显出些许暗淡。最重要的是,美国大部分基础设施急需更新换代,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一旦美国政府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势必引发私人投资争相进入这一领域,从而极大地拉动GDP增长。
削减赤字或实质进行
奥巴马指出,赢得未来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是削减赤字。相比去年的国情咨文,这一最新表态明显提升了奥巴马政府对削减财政赤字的重视程度,意味着美国政府或将在未来采取实质性行动,努力削减赤字。
奥巴马上任以来,为抵御金融危机和拯救经济,出台了大规模救市政策和经济刺激计划,避免了美国陷入更深度的衰退。这一系列行动的后果就是使2009财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达到创纪录的1.42万亿美元。
随着危机的演变,奥巴马在去年的国情咨文中就已提出联邦政府面临“信任赤字”,需要采取重大措施控制赤字。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为了巩固美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奥巴马政府实际上仍然倾向于“以赤字保增长”。尽管奥巴马在过去一年提出了不少控制赤字的措施,但收效甚微。2010财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仍高达1.29万亿美元。
在去年11月中期选举之后,共和党重新夺回了众议院的控制权,这使得奥巴马未来实施政策的能力受到限制。而且,共和党在削减赤字、废除奥巴马的医改法案等重大议题上态度坚决。同时,目前美国公共债务高达近13.9万亿美元,离国会设置的上限只差4000亿美元。
因此,不管愿意与否,奥巴马政府未来在削减赤字方面必须采取更加实质的行动,才能换得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对其未来经济政策的支持。
奥巴马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拯救就业,政府投入了巨额救市资金,这在危机背景下是必要的。然而,这是不可持续的,美国政府必须承担起责任。为此,他提议,从今年开始,冻结未来五年的年度国内开支。这将在未来十年减少超过4000亿美元的赤字。(记者阳建 蒋旭峰)
参与互动(0) | 【编辑:孟欣】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