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之后,由于通胀持续减速、银行未能继续扮演金融中介角色,让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且通缩造成的不利影响远比通胀更严重。
以美国为例,反映存在通货紧缩风险的经济指标首先就是物价指数偏低。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美国CPI下降2%。2010年1月至11月,美国CPI上升1%,但4、5、6月份CPI为负数。到2010年6月止,美国核心CPI为0.9%,达到过去44年最低水平。
其次,资产价格下跌。次贷危机爆发至今,美国的房价一直在下降,2010年第三季度新屋销售量环比下降13%;新房销售平均价格环比下跌6%。房价下降对家庭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产生了不利影响,当然,2010年美国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反弹上升,部分消除了对经济的不利影响。资产价格的下降抹去了美国家庭户的部分财富,财富的减少将对消费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美元升值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下跌。2008年7月至2009年3月,美元升值成为全球的避险资产,并促进了美国进口,打压了国内价格。2009年7月至2009年11月,美元贬值5%。但是,从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美元再次升值。
第四,广义货币M2增速下降。从货币总量上看,2010年10月底,美国季节调整的M1余额为1.779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2%,M2余额为8.76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但从M2增速看,增速降幅在下降。到2009年6月止的12个月,M2增速为9.2%,到2010年6月止的12个月,M2增速为1.8%。M2增速下降反映了家庭户和银行增加了货币的现金需求。在通胀率下降时期,储藏货币现金的成本下降,面临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人们开始增加现金需求。所以,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把“货币流通速度”(monetaryvelocity)下降视为有潜在的通货紧缩风险。
以上数据表明,美国存在通缩风险,但并不证明美国的物价水平正在下降。通常经济学上判断通缩的指标是GDP缺口,即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差距。如果潜在GDP大于实际GDP,被称为通货紧缩缺口,有可能发生通货紧缩。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估计,2010年美国GDP缺口为-6%。尽管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但经济复苏的步伐缓慢,总需求疲弱,仍然存在着物价下行的压力。
按照弗里德曼的说法,通缩的起因主要就是由于商业银行不能获得额外的高能货币以满足存款人对通货的需求,而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有使通货紧缩向恶性的方向发展。基于此,要克服通货紧缩就必须进行信用的扩张,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伯南克领导下的美联储实施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阻止物价向下的压力。从2007年9月起,美联储一直降息,把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00%-0.25%的区间内。接着,美联储又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通过改变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购买国债等证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2009年,美联储宣布将收购3000亿美元的长期美国国债和至多1.25万亿美元“两房”发行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2010年,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从2007年8月1日,美联储的资产规模为8741亿美元,到2010年6月30日为2.3万亿美元。
美国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经历为今天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提供了佐证。1933年罗斯福政府放弃了金本位,让美元与黄金比价自由浮动。
另外,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萧条也证明了治理通货紧缩的重要性。日本中央银行当时曾实施了零利率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有史可鉴,伯南克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有着其合理的积极性。美国经济摆脱通缩,维持美国经济的复苏势头,最终将有利于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这种利大于弊的举措,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去责备和指责。今年初,伯南克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小企业论坛上指出,美国当前通缩风险已显著下降,美国经济今年增速有望达到3%-4%。这说明,伯南克应对美国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基本上是成功的。美股新一轮财报季显示的经济数据也再次表明了美国经济正在走向复苏。(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朱颖)
参与互动(0) | 【编辑:孟欣】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