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傍晚,央行网站上惜字如金的短短一行字“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消息,再次牵动了所有人的神经。专家的观点、业内人士的分析透过微博、媒体的采访随即占领了各家财经资讯门户网站头条,不难发现,几乎所有判断都认为,上调准备金率符合市场预期,央行此举主要是加强流动性管理的需要、是引导通胀预期的需要、是控制贷款投放进度和节奏的需要。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应与央票集中到期、外贸顺差等因素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短时间内增加过多有关,此举将有助于未来信贷投放更为合理,也是央行管理通胀预期的重要措施。”
加强流动性管理的需要
近年来,流动性早已耳熟能详。毕竟此轮通胀压力上升、楼市“高烧”不退,流动性是其重要的背后“推手”之一。因而也就有了中央提出的把好流动性总闸门的要求。
虽然央行1月14日宣布了年内第一次上调准备金率,但是鉴于春节过后流动性回流银行体系,2、3月份又是央票集中到期之时,加之贸易顺差等因素带来的外汇占款激增,基础货币投放增加,使市场流动性状况相对宽松。而目前公开市场回笼功能尚不乐观,所以央行再次选择了今年第二次统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大流动性管理力度,一次性直接冻结商业银行高达3500亿元的资金,对冲当前市场较为充裕的流动性。这也是去年以来的第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此,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9.5%历史新高位。分析人士认为,若流动性压力持续,准备金率还会进一步上调,选择的时点可能上半年要多一些。
另外,上周央行公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1月末M2余额73.56万亿元,同比增长17.2%,仍然高于2011年16%的预期增长目标。预计未来在总体流动性依然偏多和物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今年准备金率统一上调和差别上调将会同时进行。具体而言,央行或将主要通过差别存款准备金和窗口指导来控制信贷投放,而法定存款准备金将主要用来对冲外汇占款和到期央票。
巩固抑制通胀的需要
与此同时,统计局公布的1月份CPI数据虽然降至4.9%,但通胀压力有增无减,抗通胀大势并未转变,收缩银根仍是“必须的”。信建投研究所所长彭砚苹认为:“有必要继续通过紧缩措施缓解通胀压力。”
通货膨胀关系民生。国际上看,部分经济复苏强劲、通胀压力较大的经济体逐步加快了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步伐。印度、韩国、越南、智利、澳大利亚、瑞典等为抑制通胀相继提高利率。为阻止投机资本大量流入和汇率持续过快升值,部分新兴经济体加强了资本流入管制和外汇市场干预。巴西宣布调高外国投资者购买本国证券的金融交易税和国内银行外汇头寸的准备金要求,印尼央行宣布加强银行业短期外债限额管理,并逐步提高银行外汇资产准备金率,土耳其央行则通过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和降息等手段抑制投机资本流入。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货币环境看,主要经济体超宽松货币政策状态短期内难有根本改变,国内货币存量近年来增长较快;从经济基本面看,支持未来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较强,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通胀预期上升较快,潜在的价格上涨等风险不容忽视。基于此,央行也表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会把控制物价较快上涨放在宏观调控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考虑前期货币存量增长较快的潜在风险和逆周期调节需要,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保持合理适度的利率水平,为稳定价格总水平、管理通胀预期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控制贷款节奏的需要
当然,控制贷款进度和节奏也是促成央行加息10天后又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央行年底年初“小步快跑”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等紧缩银根举措,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流动性,也抑制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年初放贷冲动。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04万亿元,低于市场预期,也低于2009年、2010年同期的1.62万亿元和1.39万亿元水平。当然,贷款绝对规模仍然较大。货币信贷调控压力有增无减,而引导金融机构把握好贷款投放进度和节奏,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合理配置金融资源,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也是今年货币政策应有命题。
如此来看,加息也难以回避。广发证券认为,作为防控通胀最直接的手段,中国进入加息周期已无悬念,关键在于加息的力度与时机的把握。另有专家表示,目前调控措施使用了价格和数量型工具,这是收缩信贷的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肯定是负面信号,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于调控房产会起到一个累加效应,更加有助于楼市调控。
采访中,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对记者强调:“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2011年上半年会成为常态。”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表示,随着一系列加息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措施的出台,调控效果会越来越明显,调控频率年中前后有望降低。
虽然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出市场所料,但毕竟距年内第一次上调仅仅月余、距年内第一次加息只不过10天,因此或多或少令市场感觉到紧缩步伐的加快。不可否认,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有利于加强通胀预期管理,防范资产价格泡沫。
现在的问题是,2011年中国能否在不显著压低经济增速的情况下,让通胀回归温和,既考验着国家的宏观调控,也考验着金融管理层的睿智。记者李倩
参与互动(0) | 【编辑:曹文萱】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