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中行董事长肖钢:商业银行如何“险”中求胜

2011年03月10日 14:31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尽管今年中行贷款将比去年增长幅度略低一点,但是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因此不会对盈利造成重大影响。”3月9日,中行董事长肖钢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中行还将通过大力吸收存款、扩大客户基础等方式,来缓解资金紧张的状况。

  中国银行——这家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过去一年里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转战国内各个领域,颇受业界关注。

  尽管到目前为止,中行各类财务指标足以令投资者放心,但是,面对形势极其复杂的2011年,中行将如何定夺?其能否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继续保持快速发展?3月9日,中行董事长肖钢就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作为国有控股大型银行,中行对形势的判断及策略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国银行业未来的格局走势。

  记者:今年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后,是否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造成影响?从利润驱动因素看,银行业的经营格局是否会出现新变化?针对这一政策转变,具体到中行,将如何安排今年的信贷额度?

  肖钢:今年中行的贷款增长规模主要是根据资本充足率、贷款占存款的比例,以及流动性管理等一系列要求来确定的。中行去年贷款增长速度约13%,今年会低于去年,但仍会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

  央行连续几次提高利率,对银行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加息提高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银行贷款利率比去年有所上升,提高了贷款的收益。而由于市场资金紧张,同业资金市场利率也有所上升。另外,除了贷款以外,银行还要进行其他证券投资业务。与此同时,为了不更多地依赖利差,我们也在加快转型发展,中间业务还会获得比较快的发展。所以,今年贷款虽然比去年有所减少,但是总体收益并不会受到大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央行取消了贷款规模调控限额的管理,采取了包括差别存款准备金等一揽子监管措施,这对于宏观调控和促进商业银行自我约束、稳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由于贷款的增量有限,因此,今年中行要在调整结构上下功夫:一是把有限的信贷规模更多地用于支持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二是除了信贷资金支持,还要利用中行多元化的平台,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短期融资券等其他融资工具,更多地帮助企业到资本市场上解决资金问题;三是将信贷支持的重点转向文化产业、新兴产业,加大投入力度;四是挖掘、盘活存量信贷资金。

  总之,通过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既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也要保持银行业的稳健经营。

  记者:我们注意到,去年以来,包括中行一些分支机构在内的商业银行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资金紧张状况,存款压力较大。对此,您有何分析?未来中行将如何缓解这种局面?

  肖钢:资金紧张的确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央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比例,同时,近几年贷款规模扩张速度较快,加之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商品市场的发展分流了一部分储蓄,这些因素的累积使得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开始感到资金紧张。

  就中行而言,目前人民币贷款占存款的比例在70%左右,但外汇贷款占外汇存款的比例高于70%。原因是,近年来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和个人都不愿意持有外汇,把外汇都卖给银行变成了人民币。这使得中行外汇存款增长乏力,而外汇贷款的需求依然旺盛,从而导致中行外汇贷款占外汇存款的比例较高--这是当前中行资金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吸收存款,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扩大客户基础,加强我行网点和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的建设力度。通过扩大客户基础,比如更多地支持中小企业、扩大行政事业单位客户范围等,同时控制好贷款的规模,以此缓解资金紧张的问题。

  总体来讲,中行的流动性管理比较审慎,目前各项流动性管理指标均符合监管的要求。

  记者:今年我国将开始实施《巴塞尔协议Ⅲ》,很多新的监管工具会逐步实行,对商业银行资本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商业银行会产生哪些影响?是否会掀起商业银行的新一轮融资潮?

  肖钢: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金融监管特别是对大型银行的监管要求日趋严格,《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对资本的要求确实提高了。对于中国的银行业来说,监管部门的计划是把《巴塞尔协议Ⅱ》和《巴塞尔协议Ⅲ》合并起来一起实行。由此带来的最大影响是,银行业的发展速度会受到制约,成本会加大,并由此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解决这个问题还要深化金融改革,而不是简单地提高资本充足率。中国的经济还处在信息化、工业化阶段,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金融业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要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创新来应对挑战。

  就银行业自身发展而言,首先要保持一个比较充足的资本来应对未来的风险和危机,而根本的出路是依靠内在的积累。为此,我们要适当调整现在的分红政策,减少现金分红,把留存的利润作为每年资本的补充,来适应银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当然,市场融资也是重要手段之一,但不能都集中到市场融资,商业银行应该走依靠自身积累发展的道路。

  我认为,中国还是要研究发展贷款市场(资产证券化市场)。事实上,无论再怎么控制,毕竟中国现阶段仍需要信贷资金的支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转为以直接融资为主的社会融资模式,银行的融资仍然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推进银行资产市场的证券化,银行的资产规模会越聚越多,资本肯定不够--这是深化改革的另外一个方面。当然,商业银行本身也有很多的潜力有待挖掘,要根据占用资本权重的不同,来调整表内资产和表外资产的结构,走资本节约型的发展路子。

  至于是否会再融资,中行近几年每年都在发次级债,这是因为部分次级债到期,需要通过新发次级债来补充。我们将根据市场资金的情况和监管部门的要求来做。此外,中行近三年没有股权融资的计划。记者 李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