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10日撰文称,下一阶段,央行将根据“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条件,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改善宏观调控能力。
在推动利率市场化方面,文章称,下一阶段央行将按照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确立审慎合格金融企业必须具备的硬约束条件;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定价能力,促进市场定价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逐步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的价格,尽量避免银行产品的过分交叉补贴,实现各类产品的市场化定价。通过多个领域互动和相互促进,特别是加快金融市场的培育,从机制建设入手,创造条件使市场在利率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
“十一五”期间,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取得四方面进展:一是Shibor基准性地位逐步提高,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上重要的指标性利率。金融机构初步建立了总利润目标统领的利率定价架构,建立健全了市场化产品定价机制、贷款定价管理机制、内部转移定价管理机制,逐步开发了支持利率定价机制建设的管理信息系统,风险定价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通过创新推动替代性金融产品定价市场化。允许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市场化方式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期限扩大至1年以上,实现了企业以债券方式直接筹资利率市场化。这有利于货币政策通过债券市场向企业传导,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并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自主定价产生积极影响。在银行间市场利率互换、远期利率交易等衍生产品快速发展,已逐步成为利率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
三是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浮动范围。
四是央行对金融市场利率的调节作用大幅增强。利率调控由过去单一依靠存贷款利率调整转向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与引导市场利率并重:一方面根据宏观经济、金融运行形势,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另一方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及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进行调节,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间接影响存贷款利率。
在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面,文章称,央行将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任晓)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