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各家银行频繁的再融资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来了市场的普遍质疑。银行为何要不断融资?因为银行的经营还是“垒贷款—垒存款—垒资本”的传统模式,再加上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提高,银行不断补充资本金的压力挥之不去。
在银行传统经营模式下,只会看到规模的扩张、利润的增加而看不到效益的明显提高。面对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日趋严峻的融资环境和日趋临近的全面利率市场化,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因此,银行经营模式转型势在必行。
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目的不外乎两点:第一,减少对传统大客户的依赖,提高经营风险的能力,以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第二,降低资产的风险权重,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以减轻资本消耗的压力。那么,如何转型?根据民生银行的转型实践我谈几点体会。
银行经营模式转型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要确定发展目标,然后明确战略定位,最后决定商业模式。
从发展目标上讲,一家银行是要资产规模最大还是资本回报最高?是要建成全能型的金融超市还是具有自身特色?现实中,银行“做大做全”的冲动很强烈,但是对于规模效应的范围和交叉销售的边界问题考虑的并不多。从民生银行的实践来看,我们确定了“特色银行”加“效益银行”的发展目标,不追求做大做全,主动放慢发展速度,努力通过塑造业务特色来实现效益提升。
从战略定位上讲,一家银行是不放过任何能够带来收益的潜在客户,还是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选择目标客户?很多小银行往往没有明确定位,成为大银行的“微缩版”。2009年下半年,民生银行提出了“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的银行”的战略定位。2010年,我们一方面把新增贷款主要投向战略目标客户;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信贷结构调整,集中精力服务战略目标客户。在全年新增贷款不到1750亿元的情况下,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增加将近100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加1100多亿元。
从商业模式上讲,面对目标客户,通过什么样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来为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民生银行进行了公司业务集中经营和事业部改革,就是通过创新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为民营企业提供更专业化的、更综合化的“金融管家服务”;民生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业务特点和金融需求,创造了一套全新的小微金融商业模式,在小微企业贷款高速增长的同时避免了传统模式下的高成本和高风险。
随着利率市场化时代的全面到来,民生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成效会进一步显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 董文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