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1 狐假虎威
预期收益“代替”实际收益
现象:随着利率的不断攀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水涨船高。记者走访了几家银行发现,很多银行都竞相推出收益率“诱人”的理财产品。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其承诺的收益率,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到期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9228款,值得注意的是,有近百款个人理财产品到期并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结构性产品最多,占71.88%。
专家支招
普益财富银行理财研究员邱凯:去年,到期高收益产品的主力军为结构性产品,在对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产品进行分析时,结构性产品同样占比最大。
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前一定要弄清产品的风险类型。一定要弄清银行承诺的收益率是否能够实现。虽然保证收益型产品预期收益率相对较低,但是一句谚语说得好: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投资者不如选择能实实在在使自己获得收益的投资品。
陷阱2指鹿为马
保险产品“变身”理财产品
现象:刚退休的李女士到银行取出已到期的20万元定存,银行理财柜台的经理向她推荐了一款三年期
“理财产品”,比定存划算得多。半年后,李女士急需用钱,于是来到银行希望将钱尽快退回,哪怕损失一些本金和收益也无所谓。她被告知自己当时购买的是保险产品,如果当年退保,只能拿到30%-40%左右的本金。
专家支招
银率网理财产品分析师:投资者要仔细查看产品认购书:如果是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认购产品的名称为×××银行第×期人民币(外币)理财产品,还会有理财产品的编号。如果是银保产品会在认购书中有保险公司的名称、保险产品的名称。
保险类理财产品与定存、理财产品有本质区别,它主要着重的是保障性,而非收益性,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何保险产品在退保时,本金受损较大。
陷阱3渔翁得利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吸引了投资者的眼球,十几分钟内售罄的银行理财产品层出,恰恰证明了这一点。适逢3·15,记者梳理了购买理财产品时最常见的三大陷阱,并采访了相关专家,为投资者支上几招。
现象:艾女士电话联系到记者,表示自己投资15万元,购买了某城商行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结构性理财产品。自己仔细阅读说明书后发现,其中明确规定,到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为3.55%,收益超过3.55%的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
对于这个条款,艾女士很难接受,她认为,浮动收益的产品无论产生多少负收益都要由她自己来承担,若产生超额收益却要归银行所有,这样的条款相当不合理。
专家支招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银行利用这种“霸王条款”不但赚取了手续费,同时,赚取了超额利润,对于这种“没收”投资者超额收益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尽量不要购买。另一方面,在购买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之前,投资者也应该仔细阅读相应的产品说明,判断是否有这样的霸王条款。(崔欣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