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美联储维持货币宽松 地产拖累复苏政策分歧大

2011年03月17日 09: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5日决定维持现有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不变,并称一蹶不振的房地产市场是经济复苏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无独有偶,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当日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在日本强震、中东北非持续动荡等国际形势之下,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美国经济未来的走向,各界看法不一,对美联储未来的政策选择,专家分歧巨大。

  美联储继续宽松保增长

  华盛顿当地时间3月15日,美联储召开今年第二次议息会议,会后发表声明称,美国经济复苏势头稳固,因此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现有0-0.25%的超低利率不变,并继续执行正在进行的6000亿美元国债购买计划。

  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当天发表声明指出,1月会议以来的信息显示,美国经济近期有复苏势头加强的迹象,就业市场在逐渐改善,消费者支出状况进一步得到改善,但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

  与1月份相比,美联储对通货膨胀的表述略有调整,表示核心通货膨胀水平“温和”,并重申“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依然稳定”。

  美联储认为,自去年夏季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强劲上扬给美国的通胀预期带来上行压力,最近反映消费者对未来价格预期的指标也有所上升,美联储将密切监控通胀水平和通胀预期的变化情况。该委员会预计高油价的影响将是暂时的,美国长期的通胀预期依旧稳定。

  声明还指出,房地产市场依旧拖累经济复苏,商业地产市场尤其疲弱。

  房地产疲软仍拖美经济后腿

  美联储声明中提出,房地产市场疲软拖累了美国经济复苏,而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在当日发表了同样的观点。

  格林斯潘15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表示,企业对于非流动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意愿下降是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的关键原因。他说,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意愿下降到上世纪40年代以来的最低值,美国家庭对于房产等非流动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意愿也在下降,影响了美国经济整体复苏。

  标准普尔公司日前发布的凯斯·席勒房价指数显示,去年12月份,美国2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下跌1.0%,同比下降2.4%,为2009年12月以来的最大同比降幅。其中,除首都华盛顿房价略有上涨以外,其余19个城市的房价都继续下跌。

  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14日公布的美国100个大中城市经济复苏评估报告显示,近年来遭受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冲击最严重的美国城市都出现了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谷的局面。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企业闲置产能较多,经济复苏尚存不确定性,企业在增加设备等非流动性固定资产和增聘长期雇员方面的积极性不高,拉动就业效果明显的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复苏滞后,借助更多科技手段生产的美国制造业就业吸纳能力长期下滑,这都使得房地产和就业市场复苏缓慢。

  为了消除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15日在国会参议院作证时表示,如果不对以房利美和房地美占主导的美国住房抵押市场进行改革,美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加剧,引发金融危机的市场根本缺陷也得不到修复。

  市场人士认为,受失业率高企、前期购房优惠政策到期、止赎房屋和库存房产数量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美国房地产依旧处于弱势,开发商投资热情不高,复苏仍需时日。

  政策走向分歧大

  未来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引发各界对美联储未来政策走向的分歧。

  彭博社15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美联储将如期完成6000亿美元国债购买计划,但在该计划完成后美联储如何执行到期债务再投资政策这一问题上,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出现了较大的分化。

  调查显示,在50个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中,有49个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将足额完成6000亿美元国债购买计划,以刺激经济增长;有31个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不会调整国债购买计划的步伐或持续时间。

  但是,经济学家在美联储完成Q E2后将如何执行始于去年8月的对到期债务进行再投资政策这一问题上的分歧比较明显。5个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在Q E2完成后会暂停这一政策;11个经济学家认为会继续维持再投资政策1至3个月;16个经济学家认为会维持4至6个月;14个经济学家认为会维持7至9个月;另外4个经济学家认为将维持超过9个月。

  雷蒙德-詹姆斯合伙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斯科特·布朗说,观点出现差异反映出对美国经济复苏力度的评估不同。他还表示,其实美联储高层之间也存在类似的分化。瑞士再保险有限公司驻纽约的首席经济学家库尔特·卡勒说,这表明美联储对到期债务进行再投资政策的好处具有“不确定性”。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