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让全世界的金融监管机构和银行业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思,加强银行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成为了业界的共识。
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其他多种类型银行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体系不断完善。现代金融和科学管理理念的引入,使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不断增强。随着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综合化发展的大趋势,我国的商业银行也不断在发展战略、业务流程、业务结构、金融创新等多方面寻找突破口,努力提升发展水平。但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强化内部管理,切实防控风险,是银行业快速发展的保证和根基。
一直以来,金融监管层都非常重视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今年,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在原来的差别准备金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引入资本充足率作为重要考量指标,将资本充足率监管与货币政策相结合,更有针对性地回收过多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信贷合理、适度、平稳投放,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本水平和改善资产质量,增强风险防范能力,达到防范顺周期系统性风险积累的作用。
“这一措施基于银行信贷增长偏离国民经济所需适度水平的程度,同时考虑各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程度和稳健性状况,重在引导并激励金融机构自我保持稳健和调整信贷投放,是一种正向激励、有弹性的机制,有助于提高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流动性管理,促进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提升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这是人民银行对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做出的权威解释。
这一措施的出台,意味着人民银行不再局限于对银行信贷规模的关注,更加强调通过资本充足率和资本质量的提高,增强商业银行抗击风险的能力。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银监会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2008年起,银监会先后发布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指引》等一系列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指引性文件,旨在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规范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维护商业银行的安全稳健运行。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多种风险的考验,包括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策略风险、信誉风险等,对这些风险的有效识别和评估,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技术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有助于内部控制制度和职能的有效执行。
同时,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需要对法人治理结构下的各方进行真实、明确的监督和控制,通过落实内部控制管理具体措施,有效地提高风险预警和风险化解的能力。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多年粗放经营的惯性,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还没有跟上业务发展的步伐和需要,存在着内部控制对业务经营监督管理的滞后性。而商业银行过分关注对过去经营行为的合规性检查,这种事后监控方式成为内部控制机制中的一个薄弱点。在新业务的运营上,商业银行也往往缺乏对新业务发展之初的相应监督管理体系,使其缺乏必要的监督引导。同时,许多规章制度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不高,使内部控制缺乏了积极的适应性管理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内控制度还成为了掩盖风险而非化解风险的工具,如利用信贷资产和科目调节真实风险状态,会造成风险的积累。
在商业银行外部,也面临着许多不确定、不稳定的风险因素,例如房地产市场波动的潜在风险,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偿还风险,产业结构调整中淘汰落后产能和“两高一低”导致的行业信贷风险等。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加强和提升防控风险的能力,以抵御内外部面临的多种风险。所以,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制度保障。
在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中,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需要贯穿于每一个环节。要通过结合业务操作岗位人员自率和规范操作、业务部门的事后监督管理、稽核监察部门的再监督,形成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把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发展中“三道防线”。
要保证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作,需要商业银行在组织结构上建立一个合理的框架体系,健全董事会、监事会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决策、经营管理、监督的作用。要保证内部控制机制作用的发挥,还需要商业银行真正落实内部控制责任制,使各级机构和部门负责人切实承担起内控责任,避免受到其他事务的干扰和牵制,确保内控管理执行到位。
发展是第一要务,内部控制也需要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把好关、服好务。在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内部控制需要做到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协调发展,才能在业务经营状况变化中及时作出调整和反应,修正与业务经营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和环节,从而使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控制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保证和推动力量。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