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央行调整准备金率 防止通胀老虎“出笼”

2011年03月21日 09:28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周末,中国人民银行再次收紧市场流动性,宣布了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面对充裕的流动性及通胀风险,央行继续维持紧缩政策,希望从货币的角度,消除通胀的基础,防止这只通胀老虎“出笼”。

  央行3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末M2增长15.7%,为两年多来首次降到16%以下,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356亿元,环比少增5成。分析人士认为,春节假期因素、银行信贷规模严控是2月份信贷增速环比、同比双双回落的原因。而去年以来,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并伴随以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以及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已对实体经济过热产生抑制作用,货币政策紧缩效应显现。

  但是,与货币信贷增速放缓不同,2月份通胀压力缓解不及预期,CPI仍在高位徘徊,而在PPI创新高和农产品涨势依旧凶猛的催逼下,随时有上冲的可能。温家宝总理指出,抑制通货膨胀中,要管好货币。也就是说要减少货币的流动性,从根本上消除通货膨胀的基础。

  农业银行分析师李刚博士认为,从外部因素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继续上涨,输入型通胀压力非常大。部分国家仍然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外部充裕的流动性必然有一部分会流入我国境内,这使我国面临较为严峻的资本流入形势,为通胀提供流动性支持。从内部因素看,目前生猪存栏头数处于低位,住房租金价格继续上涨,年中之前翘尾因素居高不下,使得CPI短期内迅速回落的可能性不大,此外,“十二五”开局之年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仍较强烈,也将为通胀上升提供环境。

  与此同时,1万多亿元央票集中到期以及滚滚而来的外汇占款,将使流动性异常充裕,“为了控制货币信贷增速,央行存款准备金工具和公开市场操作配合使用,对冲外汇占款、到期央票等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说,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经验来看,提升资金价格都是稳住流动性的一大法宝。

  央行行长周小川前不久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不排除会使用各项工具的可能性,要根据具体的经济形势、市场上的流动性来具体地加以掌握。他指出,利率政策肯定会是一个需要运用的重要工具。任何金融政策工具都可能有负面的影响,如果经过比较权衡后,利大于弊,还是需要使用的。他认为,从典型存款利率角度看,应在中期范围内保持实际正利率,但CPI有时变动过快,所以可能出现短期负利率。

  由此可见,货币政策很可能不会马上放松。分析人士认为,由于通胀压力仍是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央行上半年货币政策还将维持紧缩态势,未来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引发我国本轮通胀预期的因素多种多样,但不可否认,为了抵御全球金融危机,这两年我国货币供应也的确太多。而货币的发行在某种程度上是消极的、被动的,是有需求才会产生的。

  就我国而言,除了银行贷款,还有外汇人民币占款的需求。专家分析指出,对外经济的变量和内部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决不能忽视。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第十二届年会上指出,目前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仍然极其复杂,世界经济虽然在缓慢复苏,复苏的基础不牢,情况各异,全球流动性大量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一些新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国内输入型通胀与结构性价格上涨因素相互交织,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不小。应对新的形势,需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化公共支出结构、投资结构和信贷结构,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由此可见,我国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加大是宏观经济运行中各环节矛盾的集中体现,涉及到国内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短期内,管理层可继续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资本管控等手段遏制贷款扩张,抵御“热钱”。但长期来看,还需从解决内部失衡为主要着力点,积极化解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结构性矛盾。

  不过,这次通货膨胀的成因是复杂的。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是综合型的,目前首先应当把货币流量回归到正常水平,但需要适可而止。因为如果过头的话,结果就变成滞涨。关于滞胀问题,温家宝总理解释得最直接:“滞胀就是通货膨胀没有管住,同时经济发展速度降下来了,这是最坏的结果。”

  为了防范滞胀风险,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指出,我国应该通过提高货币利用效率、加快货币运转,弥补货币增长速度放慢的影响,从而使经济逐步恢复到相对平衡的轨道。

  好在央行一季度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家信心指数回升,企业经营景气预期指数达近三年来的历史最高。当前我国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市场微观主体的活跃度有所保持,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较为乐观。经济运行总体向好,这或多或少让之前担心宏观调控影响经济运行的人们放下了一份心,也让宏观调控部门看到了希望。李倩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