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银行代理保险乱象尚存 "蒙面"营销较量新政

2011年03月25日 11:1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银监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曾被看做保险进驻银行的终结,现实看来,此番“政策”和“对策”的较量中,仍然沿用了传统的模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银行卖保险:打的是“擦边球”

  在银监会叫停保险公司人员进驻银行网点之后,老百姓去银行理财,不少人拿回来的仍是保单。

  本月,记者走访了各大银行。在某银行,记者向一位工作人员咨询银行理财项目,现金金额是5万-10万元,时间是5年之内,目前月收入是5000元左右,理财要求是安全第一,高于存款利息即可。

  这位工作人员首先推荐了基金定投,每月在账户中存入500元-1000元,连续存入两年。显然,这款理财以目前的工资收入即可进行,与记者提出的理财要求不符。

  随即,工作人员就推介起了保险。记者提出,为了安全可靠,要做银行推出的理财项目。这位工作人员并未正面回答其推荐的理财产品是否银行推出,继续推介。

  记者咨询,除了其推介的理财产品外,是否还有其他产品可以选择。这位工作人员,只用一句话含糊其辞地概括了其他的理财产品,继续推介。

  这位工作人员声称,保底的情况下,起码5%的收益率,他说自己的介绍非常客观,而且是保守的收益计算,某行介绍时都会说有11%以上的收益率。

  去年11月银监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中规定,商业银行在开展代理保险业务时,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不得将保险产品与储蓄存款、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产品混淆销售。不得将保险产品收益与上述产品简单类比,不得夸大保险产品收益。(二)向客户说明保险产品的经营主体是保险公司,

  如实提示保险产品的特点和风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浮云。

  在咨询中,记者只是听到工作人员的极力推介,而并未被要求进行相关的风险测评。

  记者向工作人员索要相关的纸质资料,以作回家研究风险情况。工作人员声称没有,随即将自己的名片递给了记者,说有什么问题可以向其咨询,并提供了4款保险产品供选择。

  保险进银行:“犹抱琵琶半遮面”

  存款变保险的情况,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退休职工在银行欲办理定期储蓄养老,着装款式和银行工作人员无异的工作人员热情服务,询问要办什么业务,然后建议,现在该推出储蓄保险业务,利息高,保底。另外,存款人还可享受贷款优惠,并赠送存款人人身保险等额外优惠。于是,一张张存单变成了保单。

  随后,家里用钱需要提现,或者发现被骗时,受害者寻找银行理论,也会被告知已经过了10天犹豫期,且在回访时已确认无异,因此不能退还本金。若要退保,保险公司按规定要扣除手续费,此时的1万元可能只剩下1/3。

  不少受害者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银行说是保险公司的责任,而去找保险公司,又会被推回来,受害人必须找到当时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当事人。

  “叫停”保险员进驻银行网点。政策的着力点就是打击存款变保险的现象。

  而对于保险行业来说,银保渠道是举足轻重的销售渠道,其所产生的保费收入在绝大多数公司占据半壁江山。去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实现1836亿元保费收入,银保渠道首年保费占比高达70%以上;上半年,太平洋保险银保渠道占全部保费的54%,平安相对较小,为21%。

  一半的业务比重,让保险公司对银行难以割爱,会以一切可能性努力争取“留守”。当然,在保险工作人员进驻银行的事情上,银行方面也是有利可图的。业内人士透露,对于银行来说,代理保险业务能赚来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银行多年来就把员工代理保险的业绩与奖金挂钩。银行非常愿意关照合作关系比较长、品牌比较大的保险公司的产品,而且会更加配合保险人员完成业绩。而如果银行要直接“清退”保险业务员,银行员工的日常业务很多,有代销保险资格的银行员工数量有限,在销售保险业绩方面,反而不如保险业务员在场的效果好。这也是银行和保险的传统“双赢”合作链条非常牢固的深层原因。

  有意思的是,政策也留下了可供下一步操作的回旋空间,《通知》规定,商业银行每个网点原则上只能与不超过3家保险公司开展合作,销售合作公司的保险产品。如超过3家,应坚持审慎经营,开具当地银监会派出机构报告。这使得政策带来的改观是,保险公司进驻银行变得“犹抱琵琶半遮面”。

  消息爆出,有部分保险公司接到来自银行的信息,要求上调代理手续费,以转移新政带来的成本上涨。银行在这场博弈中,又占了上风。

  时下进入银行的保险人员,穿上了与银行工作人员一样或类似的工作服,只是胸前没有悬挂银行工作牌,地位由驻点改为巡视,帮助银行工作人员处理一些服务性工作。老百姓了解银保产品的过程中,也不会主动被告知他们是保险公司的人员。这样的小细节显然是难以被普通老百姓辨认的,而充其量不过是出现问题后,推脱责任、撇清关系的挡箭牌。

  在政策不彻底的情况下,解决之道只能依靠普通老百姓擦亮眼睛。

  如何区分银保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

  银保产品与理财产品的区别主要是期限不同。银行理财产品期限较短,少则几天,多则一两年。银保产品的期限较长,少则3年,多则几十年。

  起点不同。银行理财产品起点一般为5万元,银保产品几千元即可购买。

  缴费方式不同。银行理财产品都是一次缴清,而银保产品有分期缴费的产品。

  “犹豫期”不同。银行理财产品都没有“犹豫期”的规定,而银保产品一般会有10天的“犹豫期”,在此期间投保人可以无条件申请解除合同,取回已缴纳的全额保费。

  如果在银行遇到几千元就能买、期限超过5年、销售人员还说“赠送保险”的产品,一般是银保产品无疑。最明显的标志肯定是在签合同的时候,银保产品合同上使用的公章都是保险公司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