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日本地震难令全球经济复苏“脱轨”

2011年03月29日 09:18 来源:中国证劵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编者按】 原本复苏前景良好的全球经济近来遭遇了多次利空袭扰,不确定性再度增加。日本大地震引发该国经济剧烈震荡;地缘政治危机令油价强劲飙升,使得通胀隐忧再现,并可能导致欧洲央行提前选择加息;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欧债危机警钟也重新鸣响……这些因素能否拖累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对此一一进行分析。

  日本东部海域11日发生的9级大地震及海啸,导致日本多数企业工厂设备受损,交通物流难度加大。而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危机更导致多县市采取轮流限电措施,重要厂区恢复正常供电至今仍未提上议程,日本供应链“脱节”问题或将延期数月。

  不过,多家分析机构对日本灾后重建仍抱有信心,认为重建不单单有利于日本经济,且会给周边经济带来正的外溢效应。另外,由于美国经济复苏好于预期,新兴经济体增长强劲,日本地震料难令全球经济复苏“脱轨”。

  供应短缺效应日益彰显

  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经济产值占全球经济产值的比重约为9%。按照摩根士丹利23日发布的研报,日本经济今年将萎缩3%,而地震前,摩根士丹利预计日本经济将增长2%,这意味着日本地震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约0.5%。

  不过,该数据只是计算地震的直接经济损失,至于地震对于全球供应链和对其他国家工业产出的影响仍未有全面评估。据悉,目前约有10%日本海外工厂正面临关键零部件供应短缺难题。

  美国调查公司IHS25日发布调查数据称,由于日本企业生产锐减,从日本进口的零件无法按时交货,预计世界范围内汽车生产量到3月底减产60万辆。如果日本企业生产无法尽快恢复正常,地震两个月后,世界范围内汽车生产量可能下降30%之多。

  此外,芯片行业方面,日本高科技企业是全球最重要的控制与存储芯片生产商及供应商,其产值高达300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地震导致多数高科技企业停产,目前全球电子类产品供应紧张,部分产品如数码相机、家电价格已然上涨。

  其他一些跨国公司也警告称,它们的供应链可能会受到日本地震干扰,其中包括芯片制造商德州仪器,卡特彼勒、迪尔等机械巨头,英国汽车和航天零部件制造商GKN,韩国浦项制铁,以及现代重工、三星重工等造船巨头。

  重建将带来“外溢效应”

  据世界银行21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展开,日本经济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出现提速,大规模重建将刺激日本经济在未来5年时间内保持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4日表示,日本近日因地震海啸遭受的经济损失远远高于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不过损失在“可控范围”,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

  除世行和IMF外,多数机构也认为,日本灾后重建将有利于其经济增长,甚至对周边国家带来正的外部效应。

  美林认为,过去二十多年,中国企业一直处于日企生产流水线的中下端,虽然短期上游产品供应的紧张会显著影响中国的最终产出。但是中国对日出口不但不会因地震减少,反而有可能增加。其研究报告中写到:“日本地震发生后,从食物到许多其他主要消费品的供应所受的冲击也许会在短期内提升中国对日本的出口,而随后的重建工作可能会助推中国对日本的金属和机械出口”。

  全球经济未受“内伤”  

    美国财长盖特纳27日表示,日本危机不会损害美国经济复苏,现在的工作重心应该是为日本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他还表示,相信日本有处理地震和海啸所致后果的能力和资源。

  事实上,盖特纳对于美国经济能够吸收日本地震“冲击波”的信心,正是源于美国近期好于预期的经济复苏。

  美国商务部25日上调了去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由上个月公布的2.8%调高至3.1%。美联储16日还上调了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至3.4%到3.9%之间,高于欧洲、日本等其他发达经济体。另外,由于美国经济规模占全球比重超过20%,这也意味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将足以抵消日本地震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甚至为全球经济创造更多经济增量。

  同日,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表示,全球经济中,新兴经济体每年平均增速超过6%,美国接近4%,欧洲和日本约为2%。他说,自己对全球经济整体复苏情况“相当乐观”,全球经济增速将近5%,已回升到危机前水平,这一增速将至少维持到明年。他还表示,日本地震和核泄漏将使日本经济增速暂时放缓,并可能对亚洲地区造成外溢影响。但到今年下半年,随着灾后重建的展开,日本经济将重新回到增长轨道。本报记者 吴心韬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