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徽商银行首次成功发行40亿元次级债

2011年04月02日 14:04 来源:中国安徽在线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4月2日,徽商银行发行40亿元次级债,用于补充附属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这是徽商银行继2008年增资扩股50亿元后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该行首次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募集资金,对徽商银行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据悉,该期次级债由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作为主承销商,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财务顾问,债券金额为40亿元人民币,期限为10+5年期固息债券,在第10年末附有前提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本次次级债的成功发行,创下了中国债券市场两项“第一”:一是在中国次级债市场上,第一支由AA级发行主体发行的10+5年期次级债,之前此类期限债券均由国有银行、大型股份制银行等AAA级发行主体发行;二是在AA级主体发行的次级债中,创下发行规模最高的纪录。

  本次发行推介过程中,徽商银行凭借自身出色的业绩表现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赢得了广大投资者的高度认可和踊跃认购,表明该行成立5年来的辉煌业绩获得了广大投资者的广泛认同。该期次级债的成功发行,极大地提升了徽商银行业务快速发展中的整体资本实力,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15%以上,处于国内商业银行前列,进而为该行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本保障。通过此次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将进一步优化徽商银行资本结构,进一步提升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和实力。同时,也为实现徽商银行加快推进经营转型,积极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此次次级债筹集资金的及时到位,必将进一步提升“地方主流银行”、“市民银行”及“中小企业主办银行”地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截至2010年末,徽商银行资产总额207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63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75亿元,当期实现经营利润41亿元,不良贷款率0.59%,资本充足率12.08%,拨备覆盖率429.73%。在2010年英国《金融家》杂志排名中,该行连续入选“全球1000家大银行”,位列第356位,入选的中国84家银行中第21位,荣获中国银监会2010年度“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称号,安徽省政府“2010年度全省金融工作突出贡献奖”。(本网记者)

  延伸阅读:

  4月2日,徽商银行首次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公开发行40亿元人民币固息次级债,标志着徽商银行正以积极的姿态登上中国资本市场的大舞台,同时也印证出,徽商银行成立五年来的不俗业绩,得到了广大机构投资者的高度认可和广泛青睐。

  据了解,此次债券为10+5年期固息债券,在第10年末附有前提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通过实际发行情况来看,本次债券深受投资者的欢迎和认可,成功地将发行利率锁定在合理水平。这次债券的成功发行,也创下了中国债券市场的两项“第一”:一是本次债券是中国次级债市场上,第一支由AA级发行主体发行的10+5年期次级债,之前此类债券均由国有银行、大型股份制银行等AAA级发行主体发行;二是在AA级主体发行的次级债中,创下数额最高的纪录,刷新了宁波银行发行25亿元次级债的额度纪录。

  此次债券的发行,是徽商银行审时度势、超前谋划的又一动作。此前,在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波及我省之际,该行于2008年12月成功增资扩股50亿元,为支持地方经济抵御“寒冬”创造了条件。此次债券的发行,是徽商银行做出的又一前瞻性决定。该行表示,通过发行债券,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率,提高抗风险能力;有利于提高经营透明度,加强自我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有利于该行更有力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扶持中小企业成长、服务市民金融需求,为“十二五”期间助力安徽率先崛起贡献更多力量。

  同时,此次发行债券还是徽商银行实现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成立仅五年时间,徽商银行已步入加快发展的快车道。在中部崛起和安徽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下,该行积极拓展业务市场,不断强化风险控制,稳步推进内部改革,持续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今后,徽商银行将充分利用发行债券的契机,一方面继续深化省内网点布局、稳步推进跨区域等发展战略的实施,为继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本后盾;另一方面,此次发行次级债将为该行积累充分的资本市场运作经验,为下一步股权融资以及诸如金融债券、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渠道的开拓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徽商银行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安徽率先崛起的中坚力量。将为该行更有力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扶持中小企业成长、服务市民金融需求提供资金支持,为此次债券的发行也是徽商银行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