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4月8日电(记者 童静宜 见习记者 赵小燕)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2010年发展着实迅猛。记者今天从浙江省工商局发布的《2010年度小额贷款公司运行及监管报告》中了解到,2010年底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累计贷款共1114.7亿元,同比增长102%,贷款余额共337.1亿元,同比增长133%,呈翻倍增长态势。
尽管成长中小额贷款公司自身也遇到了“融资难”等困难,但浙江省工商局三层监管结果显示,这些企业并未发现有严重违规行为。
浙江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翻倍 “三农”贷款远超商业银行
《2010年度小额贷款公司运行及监管报告》显示,截止2010年底,浙江省共有小额贷款公司134家,平均每家注册资本约为1.69亿元,较2009年底增长26.6%。而这些公司业务上升势头明显,2010年底该省小额贷款公司累计贷款共1114.7亿元,同比增长102%,贷款余额共337.1亿元,同比增长133%,均较上年成倍增长。
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有力地解决了“三农”的融资难题。2010年,浙江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三农”贷款98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29%,已经远远超过商业银行农业贷款比例。而“三农”贷款基本执行优惠利率,低于全省13%的平均水平。
而面临转型难题的中小企业也在此中得到了实惠。2010年,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向个体工商户、微型企业发放贷款399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的34.3%。
此外,积极帮扶弱势群体自立自强也成了小额贷款公司的使命。仅绍兴一地,就累计发放创业贷款和助学贷款110余笔,金额250多万元。
除贷款规模增幅较大外,贷款周期结构与额度也有显著变化。报告显示,2010年,期限在1个月之内的贷款金额占比由09年末的42%降至34%,期限在3-6个月的贷款金额占比由09年末的28%升至35%,而平均每笔贷款额度也有所提高,小额贷款比例小幅增加。
小额贷款公司也遭遇成长烦恼
从2008年金融危机时发展起来的浙江小额贷款公司,在经历过市场的风雨后,已经从创业初期的或冲动、或保守回归理性,但同时,业务发展中的体制瓶颈也逐渐显现。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退税后税率为16.45%,但目前,不少地区小额贷款公司09年的税收返还部分却仍然没有落实。
而在目前货币紧缩政策下,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目前浙江省134家小额贷款公司中,仅69家取得了占资本净额50%的银行融资,仍有17家小额贷款公司银行融资尚未到位。岱山银隆小额贷款公司因为注册资本低于5000万元,其融资申请就被银行拒绝。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浙江多位小额贷款公司老总倾诉了烦恼。龙泉市佳和小额贷款公司负责人表示,小额贷款公司目前“只存不贷”,却又“最多只能向两家银行融资”,这让小额贷款公司很容易处在“无款可贷”的尴尬局面。
温州瑞安华峰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陈寿清则表示,“不得跨区域经营业务”的规定,对公司的发展并不是很有利。
工商监管显示:浙江小额贷款公司未有严重违规行为
作为 “金融毛细血管”,各地小额贷款公司尽管面临着自身实力弱、缺乏银行信贷支持等诸多困境,但根据浙江工商的监管报告,这些企业均未发生严重违规行为。
据了解,浙江省工商机关已构建起省、市、县(区)三级监管工作的指挥、调度、检查构架,通过年度检验、合规性检查、日常巡查抽查等,实现了常态化监管。
监管情况表明:2010年未发现公司存在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利率违规、融资违规等严重业务违规行为,也未发现违反企业登记、不正当竞争、违法广告等行为。公司治理机构完善,业务开展正常,效益良好,各项制度执行有效,未发现严重的资产损失,公司资产优良。
浙江省工商局副局长黄笑苹表示:“小额贷款公司将金融体系的触角延伸到微小企业,扶持了‘三农’,也应该得到各界的悉心呵护,浙江工商将在诸如建立统一合同文本等方面,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更多的帮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