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于17晚间决定,从2011年4月21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5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383%。其中,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4%,创32个月来的新高,超出市场众多人预期。
CPI破5促使央行再次启动货币工具,力图控制一再上涨的通胀压力。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这样评论央行的此次举措,“CPI增长5.4%显然令央行不舒服”。
此次上调,是中国央行自2010年以来第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是2011年第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后,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0.5%,再创历史新最高点。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将高达17%。
虽然,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创出历史最高点,但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16日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时表示,适当收紧的货币政策估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不存在绝对的上限。
CPI再破五通胀压力巨增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还显示,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63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0%。其中,城市上涨4.9%,农村上涨5.5%。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创32个月来的新高。使过去一年银行定期存款的负利率扩大到3.15个百分点。多位专家表示,我国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CPI短期难现拐点。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分析说,经济增长速度超预期的同时,通胀压力仍然高企,一季度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上升5%,3月当月CPI涨幅超过去年11月的前期高点(5.1%)达到32个月来的高点5.4%。3月PPI也超预期上升,比2月的7.2%略高。工业生产价格指数中的消费品价格指数从2月的4.1%加速至4.4%。显示上游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压力向下游传导有所加快。
屈宏斌指出,通常情况下,每年的3月都是CPI季节性环比回落的月份,长期平均回落的幅度在0.6%-0.7%左右,而今年3月消费物价指数环比仅微幅回落了0.2%。此外,食品价格同比仍然上升了11.7%,对3月份CPI通胀贡献率3.5个百分点,显示这一轮推动消费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食品价格仍未有明显回落(3月食品环比季节性回落明显较历史平均水平温和,仅回落1%左右)。更令人担忧的是,3月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了2.7%,贡献了1.9个百分点,环比涨幅也有所回升,与去年11月的水平相若,显示通胀压力仍然高企,抗通胀政策努力仍应持续。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坦言,CPI5.4%的同比上涨是近2年半以来物价涨幅的最高点,而国际和国内因素同时起作用是造成此次上涨的主要原因。
姚景源提醒说,以往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八大类商品,通常是五涨三降,但一季度却变成七涨一降,除了交通和通信类下降外,其余全部上涨,由此可见目前通胀压力巨大。比如说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卫生保健,文化教育包括衣着、烟酒都在上涨,因为从去年开始曾经是五涨三降,文化娱乐是在降落,衣着也在降落,但是今年一季度衣着和文化娱乐都上去了,所以应当看到物价上涨的压力确实是比较大的。
今年初,很多经济学家预测,今年物价会出现“前高后低”的走势,3月份数据公布后,部分人士担忧通胀会出现长期化倾向。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农村CPI达到5.9%,说明城市受行政性调控影响,有缓涨迹象,但农村更显通胀的刚性势头;同时,热钱流入不减、人工成本上升、水电等价格被人为压低等因素,正形成未来涨价的压力。
李迅雷认为,从目前的情况判断,三季度后物价会有所回落,但仍将在4%以上徘徊。中国今年物价走势很可能是“前高后不低”,根据去年的基数效应,今年CPI高点应该在7月,之后会逐步回落到4%以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预计,中国通胀将在一定时期内处于高位运行,短期回落的可能性较小。此前,市场普遍判断今年物价会呈“前高后低”的走势,但目前看来,这一预期可能会被打破。
货币政策或持续收紧
近期,全球天灾人祸频发,受全球流动性充裕、美元走软、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日本地震灾害等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目前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已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原油期货价格已攀升至两年半以来的最高点。输入性通胀还在加剧,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在加大。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也面临“南冻北旱”异常天气,这推升了农产品涨价预期。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8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10543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2072万亩。虽然2月中旬黄淮、华北地区出现弱降雪,但对旱情缓解程度有限。这使得市场对未来食品价格也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3月末的货币供应M2增速也略有加快,从2月底的15.7%到3月底的16.6%。本月又有9000多亿央票到期,目前通胀压力很大。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认为,央行此举将有利于灵活调节流动性,有效管理通胀预期、消除通胀形成的货币因素。由于中国属于间接融资主导型融资体系,银行资金来源又高度依赖于存款,预计未来准备金率上调仍有不小空间。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表示,近期国内通胀压力较大,虽然近期刚刚加息,但4月底到底的9000多亿资金对通胀形势形成不利影响,因此上调存准率有其必然性。
李稻葵同时表示,当前人民币升值较大,上调存准率能有效回收流动性,把市场上多余的钱收回来。
“我们需要收缩目前商业银行体系中过多的流动性,防止目前比较高的物价涨速在过多流动性的带动下形成‘第二轮’涨价因素,同时也是预防日本大地震后部分国际货币发行国继续放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冲击。”李稻葵称,中国应将汇率、利率、准备金率等政策搭配使用,全方位应对通胀压力。
屈宏斌表示,结合前两天公布的出口数据以及货币供应数据,出口远超预期也显示外部需求仍然较预期强劲。尽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在深化,日本又遭遇强震,但这些发达经济体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目前尚未受明显影响。3月末的货币供应M2增速也略有加快(从2月底的15.7%到3月底的16.6%)。综合起来看,这些基本上都超出之前市场预期的数据,共同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经济增长势头仍然强劲。这也就意味着抑制通胀仍然是政策层的首要任务。
不过,屈宏斌同时表示,从环比GDP走势所透露出的总需求有所降温的信息显示,前期政策效果有所显现的前提下,再大幅加大紧缩的力度显然也并不合宜。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目前的紧缩力度,人们有望在下半年看到通胀压力明显回落。他预计,二季度将再加息一次25个基点,包括本次准备金率上调共上调100个基点。全年预测GDP增长9%以及通胀水平3.9%保持不变。(徐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