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老牌”金砖——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分别成为拉动拉美、欧洲和亚洲经济增长的引擎。南非作为新鲜出炉的金砖国家,其一举一动更引世人瞩目。
2010年12月23日,南非收到了“最好的圣诞节礼物”——正式成为“金砖国家”的一员。这块非洲制造的“金砖”引起人们对南非的广泛关注。
南非是世界第四大矿产国,黄金、钻石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采矿业居世界领先地位。南非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推动贸易和投资迅猛增长。依托包括德班、开普敦在内的八大港口,南非的货物贸易可直接辐射到周边的发达国家,同时也为整个非洲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然而,不少西方学者包括“金砖四国”概念的提出者对南非加入金砖国家产生质疑。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它的“成色”到底足不足?能否为非洲大陆甚至世界经济带来实惠?
回应:名副其实的“金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11日在其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作为主要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5个金砖国家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作为“金砖国家”的新成员,南非经济的增速也将分别达到3.5%和3.8%。
南非驻华使馆全权公使莫凯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并非南非一国的意愿,而是整个非洲的呼声。事实上,南非代表的是非洲这个广阔的市场,它的成功加入,为“金砖国家”成员国提供了广阔市场。尽管南非的人口只有4500万,但是南非是很多非洲组织的成员,加上这些人口,人口总量能够达到3亿。随着南部非洲和非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非洲经济和南部非洲经济的潜力巨大。“金砖之父”奥尼尔表示,“南非的经济规模非常小,在我看来,在金砖国家里加上南非没有什么道理。不过,如果南非代表着整个非洲大陆,那就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故事了。”
西方媒体曾对南非能否加入“金砖国家”表示质疑,原因是南非的经济规模小、人口少。面对质疑,莫凯森公使称仅以经济规模的大小和人口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国家能否达到加入“金砖国家”的标准是不科学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分析称,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整个非洲的22%。南非不仅拥有资源优势、良好的基础设施,还享有完善的金融和法律体系。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杨立华表示,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因为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政治稳定、经济潜力和区域影响力。
成果:非洲获益全球联动
南非的加入将使金砖机制更加切实地反映非洲的利益。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长迈特·恩科阿纳·马沙巴内表示,南非作为非洲一员,其外交政策着眼于整个非洲的利益。非洲大陆经济增长潜力大,凭借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非洲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计算机科技等将获显著发展。
南非驻华大使贝基·兰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砖国家接纳南非成为集团中的正式成员,是一个互惠互利且充满战略眼光的决策。正如其他四国所说,南非的加入会加强新兴经济体间的合作。南非是非洲大陆的门户,非洲将成为下一颗冉冉升起的发展之星。
林毅夫指出,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可以更好地代表非洲国家利益,为非洲经济发展谋取更大的国际合作空间。非洲国家之间应该积极合作,成立自由贸易区,降低关税,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凭借“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而不应将来自“金砖国家”的投资看成对本国工业的威胁。
事实上,南非成为金砖国家凸显了它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也彰显了南非对那些想要抓住非洲机遇的国家的重要性。
南非能给金砖国家以及世界带来的意义。长时期以来,代表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不发达状态,受到不公平待遇。他们的呼声得不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反馈。南非加入“金砖国家“机制,将使拥有10亿人口的非洲在该机制内有所反映,增加“金砖机制”在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
合作:中南亲密度欲近一步
北方车辆,北方奔驰,冀东水泥等,仅中非基金在南非的投资项目就数不胜数。
在良好的双边关系的推动下,中南两国双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双方非金融领域累计相互投资约15亿美元。金融领域,2007年底,中国工商银行斥资367亿兰特收购了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
南非对中国的投资活跃,规模与巴西和印度对华直接投资相仿。2003年以来,投资规模保持在几千万美元的水平,2004、2005年超过1亿美元,中国是南非对外直接投资重要目的地之一。投资涉及化工、冶金、食品和传媒等多个领域。南非的SAB-米勒啤酒和Naspers传媒集团是具代表性的企业。
以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为代表,近年来中国对南非的直接投资有了突破性的发展。2008年投资达创纪录的48.08亿美元;2009年底南非成为中国第八大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对中国而言,南非是扩大在非投资的桥头堡。当前对南非投资主要集中在银行、电子信息服务、轻工食品、汽车制造等领域。
总体而言,中南直接投资合作规模稳定,发展势头良好。双方仍在各自优势领域拥有扩大直接投资的潜力和空间。
中南两国合作空间很大,但问题也不少。受地理区位距离、语言文化差异等客观因素的制约造成中南间直接投资水平较低;促进相互投资的服务体系和投资保护机制尚不健全;缺乏对外投资经验和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加大了海外投资风险。张春宇 蔡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