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媒体日前爆出,新华保险酝酿多年的上市计划,已经向监管部门递交申请,即将正式启动。
本报从权威部门获得证实:新华保险目前尚未向保监会提交有关沪港两地上市计划的申请。不过,新华保险日前已经收到保监会有关其140亿元定向增发资本金的确认函,这一巨额增资计划,已经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由此,新华保险初步具备申请上市的资格和条件。
“但在正式提交上市申请以前,新华保险眼下要做的,正着手诸多准备工作,包括前期的多项整改措施,需要逐一落实。”某知情人士透露称。
“计划两地上市,是新华保险在现有的偿付能力监管框架下,亟待突破业务发展瓶颈的一条必经之路,但此时并非保险公司上市的最佳时机,新华保险的上市步伐,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快。”该知情人士向本报披露。
市场普遍认为,当下并非保险公司上市的最佳时机。三家先行上市的保险巨头,A股股价目前仍然在低位徘徊。以中国平安为例,与2007年A股上市时首日开盘价高于H股价格的现象相比,目前A股、H股价格出现了“倒挂”,A股价格低于港股价格。
针对市场热议的新华保险未来IPO的发行价格,部分市场人士仍然猜测,若新华保险获准两地成功上市,即使考虑上市后的溢价空间,能否高出前三位上市保险巨头的价格,或者高出多少?尚难预测。
“但是,能够有效地补充资本,应是新华保险谋求上市的核心动力。”前述知情人士称,尽快改善偿付能力状况,对新华保险而言可谓战略层面的意义,上市融资是最直接的途径。
2009年,中央汇金以每股8.71元、总计40亿元的价格接手保险保障基金持有的全部新华人寿股权,当时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100%,这成为新华保险头顶高悬的“利剑”。
为达到监管红线———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00%以上,新华保险2010年年底向股东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40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增资完成后,总资本金达到了152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提升至100%以上,但仍然未能达到150%。
事实上,保险商急欲改善偿付能力状况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源自保监会的监管要求:偿付能力充足率必须达到150%以上,保险公司才能获准从事“另类投资”———如债权投资、股权投资等等。
近年来,受制于偿付能力水平,新华保险一直在另类投资方面“乏善可陈”,诸如其他保险商近年来频频出手的债权投资计划、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等,新华保险屡屡无缘触及。
“投资渠道受限制,进而会导致新华保险的新产品开发、产品分红收益受到拖累,最终会对销售链产生影响。”前述权威人士称。
如何改变偿付能力相对较低的现状,无疑是新华保险面临的最大命题。市场人士认为,仅仅依靠向原有股东增资的办法,并不具有可持续性。
“从已经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就能看出,上市融资是补充资本更直接、更便利的途径,并且可以实现融资成本的市场化。”一位分析师指出,对于已经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巨头来说,上市不仅帮助其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且价格发现机制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
进入2011年,尽管资本市场依然没有摆脱低迷的处境,市场普遍预期今年会有较好的表现。但保险股股价一直在低位徘徊的另一原因,是加息带来的双重影响。
“假设现在已进入加息周期的末端,加息利好于保险公司的固定收益类投资,但对于市面诸多老款保险产品来说,预定利率的低下,以及分红收益、结算利率的不确定,导致寿险产品销售面临巨大的市场拓展压力,销售前景的不够乐观,成为保险股股价低迷的重要原因。”前述分析师称。
对于诸多保险商来说,除去定向增发、上市融资等诸多种可能性之外,通过提升资产管理能力来实现良好的投资收益,进而形成良好的自我补充机制和稳定盈利的预期,是更长久、更基础的发展路径。
对于曾经动荡的新华保险来说,三年的“非常时期”,最终以高管团队的“大换血”画上了句号。
2009年年末,时任深圳发展银行监事会主席的康典,递交辞呈进而北上成为新一任新华保险董事长。此前,康典历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处长、处长,农村信托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包装总公司副总经理,香港粤海企业(集团)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粤海金融控股董事长兼总经理,粤海证券董事长,时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深谙资本运作之道。
2010年,多位基金业巨子加盟新华人寿。博时基金原副总经理李全出任新华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景顺长城基金公司原董事长徐英出任新华资产管理公司副董事长。高端人才的引入,能否改善新华保险的投资“短板”,令市场拭目以待。
据保监会数据显示,新华保险2010年总规模保费超过930亿元,同比增长约40%;2005年至2010年复合年保费增长率为40%;截至2010年12月,在内地寿险市场的占有率为8.9%。
目前,新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2500亿元,股票、基金、债券为目前主要的投资渠道。李全一度公开表示,通过增资来补充偿付能力,有助于未来的新华保险开展更多的新业务。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