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去年大部分银行通过融资已经解决了资本补充的问题,今年各家银行信贷增速普遍下降,信贷规模从去年的20%下降到今年16%左右,市场扩张速度放缓;与此同时,因为存款偏紧,用于投资的资金自然也受到影响,一些银行非货币资产扩张也有所下降,短期不至于出现大规模融资潮。
建行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也认为,在银行利润稳定增长,可以有效补充资本的背景下,不会出现新一轮再融资潮。“目前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基本已经达标,只是在补充附属资本方面有融资需求,而一些银行通过发债等方式融资,对市场冲击较小。”
标准提升考验银行管理能力
近期银行“缺血”的呼声不仅来源于季报中资本充足率差强人意,还由于监管标准不断提升带来的压力。
一季度,招行和中信银行就表示资本充足率下降和调整风险权重有关。季报显示,招行和中信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91%和达11.05%,比年初下降0.56个和0.26个百分点。
招行方面表示,按监管要求,将未使用的信用卡授信额度纳入到加权风险资产的计算口径中。中信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王康介绍,执行了平台贷风险资产权重新规及调整市场风险计量后,多算了近300亿元的风险资产。
近期,银监会公布了监管新规,特别提出,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
“按照目前的资本充足率,如果一直维持过去的标准不变,银行并不需要融资。但去年底今年初之所以大小行都在融资,是因为银监会对大、小行的标准都提高了。”鲁政委说。
一季报显示,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下滑幅度在0.2%以上,深发展和民生银行等个别银行更是未达监管标准。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或将提高0.5%,将对资产充足率明显下滑的中小银行造成一定冲击。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主要银行已经达到了新监管标准,商业银行的资本缺口很小,无需大规模补充资本,新标准也不会对银行体系的信贷供给能力产生较大冲击。
连平表示,监管新规要求从2012年开始实施,要求系统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6年底前达到新的资本监管标准。这使得今年银行压力减缓,给市场留有缓冲期。
宗良认为,解决银行“融资怪圈”问题,需要金融体制综合改革,应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信贷投放压力。“这样银行才能更专注于转型、盘活资产、提高中间业务收入。”(记者吴雨、刘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