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2025年,美元欧元人民币“三雄并立”?

2011年05月20日 07:46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美元当前的主导地位将在2025年前消失,被一种以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为中心的货币体系所取代,这三种货币都将发挥成熟国际货币的作用。

  近日,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大胆”预测了美元统治地位的急速下滑和人民币的崛起。昨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业内有关专家。

  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告终?

  世行报告指出,新兴市场经济体日益增强的实力与优势将成为推动这种转变的关键动力。数据显示,从现在起至2025年,新兴经济体将以每年4.7%的速度增长,远远快于同期发达经济体2.3%的年增速。到2025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六个新兴经济体国家将占据全球增长总量一半以上。

  世行报告的主要作者曼苏尔·戴拉米(Mansoor Dailami)表示,全球增长与投资的天平将向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倾斜。这种实力转移将大力推动投资流入驱动全球增长的国家,跨境并购活动将显著增加,企业界的格局也将发生变化。

  “你会看到老牌跨国企业将不再占据统治地位。”戴拉米认为,同时一种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将逐渐形成,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将告终。

  人民币十年可成储备货币?

  国际上认为人民币将逐渐“强势”的声音最近此起彼伏。彭博社最新公布的一份针对1263名经济学家、分析师以及交易员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认为,人民币将在2016年前实现与其它币种间的自由兑换。此外,半数人认为人民币将在十年内成为一种储备货币。

  彭博社的调查结果显示,19%的受访者认为,只需5年时间,人民币就将加入美元、日元和欧元之列,成为一种储备货币。另有31%的人预计这将在十年内实现。

  短期内不应盲目“储备化”

  相比之下,国内学者对人民币未来走势的预测则要“保守”得多。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给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设立“时间表”本身就是不科学的。“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中国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和对外开放不断推进的自然结果,而不是人为促成的。”赵锡军表示。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则认为,由于我国现有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尚未完全放开,汇改也未全面完成,在短期内不应盲目推进人民币走向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人民币应先成为区域性的货币,然后随着国家间贸易结算的自然进行,以及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使人民币作为国际筹资货币和储备货币的范围越来越大。”

  事实上,人民币在逐步实现国际化、实现可自由兑换的过程中,也应遵循一条合理的“路径”。

  赵锡军认为,在资金流入方面,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可逐渐实行汇兑自由;可逐步适当放宽外国投资者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投资,加大证券资本的流入;逐步放松境内企业向境内外资银行融资的限制等。

  在资本输出方面,应放松对境内居民机构海外直接投资的管制,对境内居民对外证券投资的放松要谨慎有序;适当允许境内金融机构向非居民融资;谨慎对待非居民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筹资。 

  畅想

  如果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

  如果人民币实现可自由兑换,甚至“升级”成为储备货币,将给普通市民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专家表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结算乃至于投资的便利性无疑将大大增加。

  目前,人民币已经在如进出口贸易、各种服务收支等方面的经常性项目下实现自由兑换,而资本项目则尚未放开。如果人民币实现全面自由兑换,意味着中国内地可以直接投资海外股市、汇市及债券市场等,国外投资者则可以进入A股市场和国内债市。

  同时,人民币在海外的可得性也将随之提高。目前,中国游客前往许多出境游目的地都需要先在国内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或欧元,到了境外再兑换成当地货币。而今后,人民币在更多国家和地区也有望像在东南亚一样,可以在银行网点或货币兑换店实现自由兑换,方便国人出行。

  观点

  人民币国际之路

  有赖于深度改革

  李巍

  从世界货币史来看,货币领域内的实力格局通常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总体上保持一致。但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它们却出现了较大的背离,即美国的总体实力优势正在不断弱化,特别是最近十年表现尤为明显,但美国的货币实力优势远远高于其总体实力优势。

  美元“一家独霸”的国际地位,助长了美国不受节制地运用金融杠杆大量借贷来支撑国内的过度消费,这不仅在国内酿造了次贷危机,而且又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下,通过印钞票将危机向全世界转嫁。而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和对外贸易规模呈现另一种方向的巨大失衡,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经济实力不断强大的同时,却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仍严重依赖外国货币。

  崛起的经济必须要有强大的货币作支撑。本次危机最大的一个效应就是,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心正在下降,它正在凝结一种强大的国际共识,即国际货币格局中的美元霸权是国际金融体系不稳定之源,应当加以改变。中国政府正在借助危机之后国际社会对美元的普遍不信任,通过稳定而负责的货币政策提升人民币的国际信誉。

  但是,在未来10-15年,人民币的国际化有赖于中国进行更加深度的货币制度改革,其中就包括建立更加中立性的央行决策体系以及更加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这是积累人民币国际信誉的必要前提。

  人民币的国际化与人民币升值也许相伴而生。因此,就犹如当年加入WTO一样,中国要有勇气接受人民币升值所可能带来的“阵痛”,这需要政府通过精致入微的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和社会政策为人民币升值保驾护航,将货币升值对经济的冲击降低到最低限度。本报记者 沈衍琪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