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的定价权在西方。贵金属涨跌的根源要从全球角度来分析。局限于一国局势及供需矛盾无法看清其本质。从4月8日起,白银屡创新高,风险不断加剧,最终造成“五一”节后一泻如注。去年8月至今年4月底,白银上涨100%,而同期黄金只上涨20%;2011年以来,白银涨幅近50%,黄金仅上涨11%。在基本面没有任何显著变化的情况下,白银市场表现非常特别。如果单从国内供需情况来分析,就会百思不得其解。但放大至全球视野,可能就一目了然。
首先,从全球范围来看,白银定位为“黄金的替代投资品种”。作为替代品,无论是在社会生活还是商业领域,都具备投机性强、波动率大和持续时间短的特点,除非替代品可以扶正为非替代品。白银作为黄金的替代品,有史以来都比后者表现出更大的投机特性,涨得猛,跌得凶。由于白银在可预见的未来看不出扶正的可能性,所以类似特性还会持续。
作为黄金的替代品,白银价格低廉,一直以来受到中小投资者的青睐。而黄金的投资需求主要来自对冲基金和机构投资者。翻译成股市常用语,就是:黄金里面多是机构,白银里面多是散户。和散户相比,机构投资者更加稳健些。一个现象可以佐证。在过去的几年中,对黄金的投资需求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2010年达到637亿美元。而白银需求前几年并不显山露水,去年一年却暴增40%,达到56亿美元。这样的暴增,一般认为不会是机构投资者或者长线投资者所为。白银的散户特征,造成了其在多数情况下振幅高于黄金。因而暴涨暴跌亦在情理之中。
其次,从实体经济来看,白银更是工业原料。和黄金相比,白银广泛应用于医疗、服装、木材防护、太阳能、银电池、物联网、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和投资消费相比,工业消费才是白银的主要需求。尽管近期投资类消费需求大幅度增长,但还仅仅占白银总消费的一小部分。所以白银价格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更加紧密。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并不明朗,实体经济大幅增长的基础也不存在。由于白银投资市场相对于工业市场而言很小,所以其价格还是主要由实体经济决定。更何况占白银需求很大比重的复印行业逐渐被数码复印所取代。在工业需求和首饰需求同步疲软的同时,投资需求并未有效放大,白银长期大幅上涨的基础基本不存在。短期剧烈波动也许有,但长远而言,回落在所难免。
第三,白银属于并不昂贵的贵金属品种。虽然可以列为贵金属,但和黄金相比,白银并不像黄金那么稀有,也不像黄金那么难于开采和冶炼。一旦价位高企,银矿业者可以很快扩大产量,增加需求。今年第一季度,由于银价高企,多家世界主要白银生产商宣布增加产量20%-30%。供需矛盾造成的价格偏离价值无法长期维持。
第四,从四月份开始,白银现货市场一直供大于求,库存显著增加。现货市场的供需矛盾并不紧张,无法支持金融市场的大幅飙升。
最后,纽约商品交易所在一周内四次调升白银保证金,起到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作用。尤其是“五一”前周末的调升,直接造成了白银市场崩盘。周末调升保证金后,美国本土已经无法交易。很多投资者意识到,在周末停盘的情况下,如果可以造成周一开盘时白银大跌,则周一很多只在美国本土交易的交易员会因爆仓而被强平,从而获取丰厚利润。于是拥有24小时交易便利条件的大型对冲基金在亚洲市场大举做空,当日亚洲市场大跌10%,中小投资者只能“多路狂奔”。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纽约商品交易所白银期货果然追随亚洲市场狂跌,拥有24小时交易便利条件的大型对冲基金赚得盆满钵满。
其实,白银大跌还碰巧与拉丹被击毙几乎同时发生。正是这一事件,再次确立了美国超级经济体的地位,同时也告知世人:有时候持有美元比黄金或者白银更安全。作为避险资产的美元上升,黄金和白银的避险地位相对下降。
黄金和白银,从投资角度来看,如同萝卜和青菜,只有特性不同,并无好坏之别。投资黄金需要耐得住寂寞,投资白银玩的就是心跳。习惯于投资国内股票市场的人经常忘记观察国际市场动向,容易造成被动。黄金和白银是世界品种,欲一展风采,真的需要一点儿胸怀天下、志在四方呢。任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