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上海总部,将利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优势,更加贴近市场,通过监测、研究为货币政策的决策提供支持,缩短决策链条。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凌涛在陆家嘴论坛第八场专题会议——“‘十二五’时期的金融发展环境建设”的讨论时作上述表示。
金融发展环境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聚集金融机构、吸纳金融人才、鼓励金融创新的关键变量。这场分讨论中,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分别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第二总部”进驻上海需监管配套
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的大型银行在上海开设“第二总部”?
凌涛介绍,不少商业银行已向上海市政府提出申请,和这个趋势相吻合的话,监管当局将考虑相应的监管框架。一方面推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探索央行调控经验和监管经验。大型银行在上海设立上海总部,银监会方面在制度上已经安排好。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副局长谈伟宪说,中国银监会对各个银行业机构实行属地监管,按照银监会的授权安排都将由当地银监局监管。也就是说,在沪商业银行的监管都将由上海银监局进行。
“小环境”与“大环境”都重要
金融发展环境的内涵丰富,是业态的聚集,也是人才的聚集。谈伟宪指出,金融发展环境既有“小环境”,也有“大环境”。所谓“小环境”,是与金融发展直接相关的要素,比如金融行政审批、金融税收制度、金融监管政策等一系列对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直接产生影响的要素总和。“大环境”则是与金融发展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一系列条件和制度安排的总和,包括了国家体制、法律制度、政策措施、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一系列因素。
他认为,“小环境”因与金融发展有着更加密切的联系,受到相对多的重视。而自然环境、城市服务等“大环境”的概念却少有涉及。他说,虽然“大环境”的建设会面临诸如投入巨大、协调不容易、见效比较慢的问题,但是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实践来看,一流的国际金融中心离不开一流的金融发展大环境。
构建发展环境要“软硬兼施”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光要有空间布局和环境配套,还涉及制度环境和政府服务。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严旭说:“金融发展环境的推进需要软硬兼施。”
他表示,浦东新区有能力、有资源推动硬环境的建设。它主要是空间的布局,涉及到金融城的业态、形态、配套以及产业功能的规划布局等。而软环境涉及到法律,包括税收、金融监管、创新等。
严旭说,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硬环境和软环境同等重要,两手都要抓。同时也要有短期的抓手和目标推进,否则环境建设就会悬在半空。希望有更多的创新试点和政策、法规突破,能在浦东先行先试,先行开花、先行结果。
(记者 柳田)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