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善于精打细算的年轻人的理财经验,很值得大家研究学习。不少人觉得,我那点钱,没等“理”早就花完了。其实,越少,越需要研究理财。这里重要的还不是方法,而是理念。他的“稳健理财法”对普通人是很适用的。
在朋友眼里,我算是一个比较有理财头脑的人,起步早,入门快。记得在我入大学报到时,出于安全、方便的考虑,父母亲为我办理了一张银行卡,把未来一学期的所需费用存进卡里,供我随时支取。如果对这笔钱不予打理,任由它们躺在银行卡里睡大觉,从理财的角度讲,这是不可取的。于是,我变通了一下,把卡里的钱“动”起来。一个简单的做法是,先大概算一下自己每月的支出数额,使卡里只预留供自己三个月花销的钱,然后剩下的钱取出来存成三个月的定期。这样一来,既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学习开支,还能“额外”赚一笔利息收入,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
另外,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困难,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诸如做家教、搞推销等,积极“掘金”。这笔钱同样可以发掘其潜在价值,充分利用起来。如果不急于用的话,投资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让专家帮助理财。由于该产品风险比股票低,且又不必劳神费力,非常适合于手里有余钱的大学生。这一对金融知识了解学习的过程,比赚个盆满钵溢更为重要和难得,对自己未来如何理好财也是大有裨益的。
大学毕业后,我在县直一个文化单位谋到了一份工作,每月工资800元。这在我们那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县城也算可以了。对于这每月八大张百元大钞,我根据生活需要制定了一个近乎苛刻的“理财计划”,除去必要的生活花销,剩下的全部买成定投基金。而且为了做到多买少花,在日常消费上我尽量是可买可不买的不买,可要可不要的不要,决不“贿赂”自己。就这样在家乡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波澜不惊地敬了三年业,基金额竟然达到了近两万元。粗略算了算,比存在银行里收益翻番还多。后来,我选择了离开县城,到省城发展。而这笔难能可贵的“第一桶金”则成了我的启动资金,得以度过了最初的那段收入枯竭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