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欲提速 未来三年是黄金期(2)

2011年05月24日 17:58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再度提上议事日程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2011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李波透露,2010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量为5000亿元,约占整个进出口贸易总量的2%;而今年1至4月期间,这一额度已达到530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贸易结算量,占同期贸易量的5%左右。

  在梳理这一业务的发展脉络时,李波表示人民币跨境投融资试点正积极展开。其中,已启动的人民币ODI目前业务量为190亿元左右;其次,人民币FDI正在起草相关试点办法,并做了少量个案试点;第三是展开了人民币的跨境融资,由国内银行为境外项目提供人民币融资;与此同时,人民币回流机制也在逐步搭建。

  目前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市场需求确实与日俱增,相较之下,人民币投资工具和渠道较为缺失,从而有众多市场和企业的人士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充满更多期待。专注于中美房地产投资领域的盛集投资总经理李利向记者坦言,允许企业和个人去境外投资的推进速度还不够快,力度还不够大。

  对于这样的呼声,李波回应道:“资本项目管理不当会对国家金融稳定造成影响,无论是从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泰国以及目前欧洲部分国家的情况来看,对资本项目的管理需要摸索,需要同有关部门协调,并形成共识。”

  事实上,我国资本项目逐步开放的步伐并没有停顿。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考察的资本项目管制的7大类40项中,我国已有75%的项目实现了部分开放。

  中投公司副总经理兼副首席投资官谢平日前公开表示,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四大充分必要条件,包括宏观经济稳定、完善的金融监管、较充足的外汇储备、稳健运行的金融机构,中国目前全部条件都满足。已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国家,如俄罗斯、巴西、波兰等在宣布可兑换时甚至现在,其中某些主要条件都不如中国。

  安邦咨询董事长兼首席研究员陈功分析认为,上述这些迹象既说明中国很大程度上具备了资本项目开放的条件,同时也显示资本项目开放在高层的态度正在趋向一致。

  忧虑因素有所减少但仍需有序推进

  在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上之所以迟迟没有大动作,最大的担心恐怕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国际资本在国内市场的大进大出给经济的冲击,二是人民币大幅升值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可能导致较多外贸企业损失。不过,专家指出,目前这两方面的忧虑大为减轻。

  首先,我国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周小川对此明确表示大大超过了中国的需要。有市场人士估计,我国理想外汇储备额应该限制在8000亿至1.3万亿美元之间。如此一来,若我国实行资本项目开放,国内资本大量外流,将有比较充分的储备应对。

  另一方面,国内出口制造业竞争力逐渐增强,有能力应对人民币小幅渐进升值。1~4月,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20.1%。即使资本项目开放后人民币升值较快,则有利于淘汰低效率的出口制造企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撰文指出,我国经济经过多年改革与发展,为资本项目开放创造了一些有利的基本条件,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健康的财政与国际收支状况,以及良好的金融资产质量和金融监管能力。鉴于其中一些条件可能会逐步发生变化,如果现在不抓紧改革,以后难度会更大。

  尽管决策界、企业界、学界等各方人士的表态显示,我国将加快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最后阶段的开放,但“有序稳妥”仍是实施资本项目开放的关键词。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麦金农提出一个次序,即:财政改革、金融与贸易自由化、汇率改革、资本项目开放,对我国的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社科院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殷剑峰在出席陆家嘴金融论坛时告诉记者,人民币要成为世界储备货币,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对外资本输出。此外,开放后还可以保留一些谨慎监管的手段。

  我国的资本项目管制,在过去30年里已经降低了很多。目前尚存在较严厉管制的主要涉及债券、股票、衍生品等市场的跨境投资,其中风险较大的是证券投资。黄益平对此建议,可以考虑在放开其他限制的同时,保留现有QFII和QDII,允许个人和机构做跨境投资,大幅度扩大投资规模并适当减少具体的限制。这样既能保证资本流动,又可避免资本流动逆转过快。

  要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我国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不确定因素,但有些条件能够在改革过程中逐步创造,而非被动等待。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衍生产品的发展、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接受度,皆需要在不断开放和竞争的过程中动态实现。(作者:有之炘 姜泓舟 周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慧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