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借鉴香港经验 推动内地利率市场化改革

2011年05月27日 09:05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利率市场化不仅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国自加入WTO、向外资银行全面放开银行业务后,又一项国内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仅可以促进中国金融市场更趋成熟、提高银行的整体竞争力与经营能力、增强金融体系运作的市场化水平,同时也会在缩小本外币利率差额的同时,减轻外汇管制的政策压力、拓宽本外币沟通的渠道,为以后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创造条件。

  不过,一如其它重要改革,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亦有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利率市场化关乎金融市场的稳定,更不能掉以轻心。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可以在市场自由竞争,吸引存款及刺激贷款。但这亦同时增加了银行高息揽存和过度放贷的风险,最终危害银行的信贷质素及盈利,以致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上个世纪90年代,香港走过了一条利率市场化改革之路,其中一些做法和经验,可为我们借鉴和参考。

  香港从1994年10月1日起,开始逐步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到2001年7月,香港的利率管制已全面撤销。而在1964年7月至1994年10月期间,港元存款利率还受香港银行公会所颁布的《利率规则》管制设定利率上限。

  撤销利率管制之后,香港银行业间经历了很大的变化。银行之间竞争加剧,业内并购加速,令银行数目下跌。香港本地商业银行数目由1995年底的185家,下跌至2011年1月的145家。

  由于竞逐存款,香港的银行保留及招徕顾客的成本亦有增加。贷款业务方面的激烈竞争导致贷款息差收窄,尤其体现在按揭贷款业务方面。资金成本上涨、贷款息差收窄,最终使银行净息差收窄。

  利率市场化后,香港的银行亦努力拓展新收入来源,注意力转向利润较高但附带风险也较高的产品,包括证券、单位信托基金、保险、私人银行等财富管理业务。银行还减少了对高成本存款的倚赖,减少通过分行争取存款,引入服务收费,鼓励存户使用电子或网上银行服务。同时,鼓励存户整合所有存款,并将储蓄户口分级制,大额结余的存户可享受较高息率,结余少的存户所得的息率较低,因此并非所有存户都能得益。

  放宽利率管制之后,正是因为香港的监管机构适时加强监管,规避了一些潜在的风险,从而确保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推进。

  银行流动资金风险和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之后都会增加,更多的存款或贷款业务以较为波动的银行同业拆息为基础,因此银行需更频繁检讨和调整资产与负债结构。政府除了要鼓励银行间良性竞争,也应密切关注市场走势,以免出现“割喉式竞争”,导致垄断及寡头垄断的情况出现。

  同时,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会积极开拓范围更广、更崭新的服务,提供的金融产品种类繁多且复杂,所涉及的风险亦不同,消费者未必容易理解。因此,监管机构须设立标准以界定高风险或复杂投资产品,并作出分类,保障消费者利益。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系统性风险亦会有所增加。竞争加剧虽然符合公众利益,但亦可能令银行因争取盈利而承受过大的风险,最终损害存户的利益及影响银行体系的稳定,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环球金融海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风险管理手法的演变、广泛普及的杠杆式金融借贷及金融市场或产品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增加系统性风险。因此,监管机构不能只着眼于个别金融机构或行业,更要关注跨越不同金融机构及市场的情况,分析金融机构之间或金融机构与市场之间的潜在连锁效应,例如高度关联机构之间的相互风险承担。同时,监管机构亦需要对金融产品进行审批,保持警惕,及早识别相关风险。

  除香港以外,不少地区亦曾经历不同程度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9年的一篇文章分析,美国于1980年分6年逐步开放存贷款机构的存款利率,但最终导致逾1000多间资产总值逾5000亿美元的存贷款机构倒闭,令政府及国民共损失逾1500亿美元。北欧国家芬兰、挪威及瑞典亦因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逐步开放利率而在90年代初出现类似美国存贷款机构的危机。同样情况亦曾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土耳其。政府监管不足(如发生在美国及北欧国家的危机)或金融基础薄弱(如土耳其当年的情况)是导致上述国家在利率市场化后出现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述经验显示,利率市场化必须循序渐进,以配合监管及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完善,才可事半功倍,及避免金融危机。(恒生银行 黄伟鸿)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