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中等收入陷阱”面前 韩国巴西的不同选择(3)

2011年06月02日 14:5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以创新促转型:中国的未来之路

  2008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学理论以及世界许多国家发展实践证明,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既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跨越;也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致使经济发展停滞和波动。借鉴韩国和巴西面临“中等收入陷阱”采取的不同战略和政策,形成对我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几点思考。

  坚持创新驱动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但由于经济增长模式始终建立在以过度消耗能源资源和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缺乏内生动力、不可持续性的弱点已逐步显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压力进一步加大。韩国和巴西的经验及教训告诫,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转型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先决条件。未来五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期,我国将进入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清醒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对科技创新提出紧迫需求的同时,也要自信地看到,经过经济多年持续稳定高速增长,我国已具备了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条件和基础:我国已基本形成学科完备、领域齐全的科学技术体系,科技人力资源居世界首位,国际科学论文数量和发明专利授权数已居世界前列,部分领域呈现跨越发展的态势,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未来五年,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将出现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的数亿人口规模,城市化率将超过50%,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消费水平的极大提升将对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需求牵引;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雄厚的经济基础将有实力反哺科学技术发展,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则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韩国和巴西的发展实践表明,科技研发投入与人均GDP增长存在高度正相关。韩国正是通过几十年来长期不懈地对科技研发投资,成功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跻身高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行列。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增长幅度与人均GDP的增幅大致保持一致。自2006年召开全国科技大会、颁布实施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以来,政府坚持把科学技术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十一五”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国家财政科技投入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相对应科技投入的迅猛增长,2006年以来我国人均GDP增长幅度明显加快,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加明显。但需要看到,2010年我国全社会R&D/GDP的比重为1.80%,没有达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2.0%的目标,离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同时,科技投入的长期持续增长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投入结构不平衡、投入渠道分散、缺乏宏观协调等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十二五”乃至更长的一段时期内,要建立有效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保障机制,继续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对聚焦国家需求的投入力度,有效提升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为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

  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

  韩国和巴西的发展实践表明,政府主导下的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成为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动力。

  韩国等追赶型国家科技发展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科技发展直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通过创新有效提升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拥有强势政府,在科技宏观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比较突出:一方面我国逐渐形成了门类齐全的科学技术体系,科技发展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赖要素驱动,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1985年我国出台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决定,提出经济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要面向经济发展方针,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但制约科技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主要表现在,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形势变化要求,宏观统筹不力,尤其是管理多头、重复建设、条块分割、低效利用问题突出,造成创新资源分散和浪费;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通畅,科技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欠缺。

  未来五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转型迫切需要尽快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时间,尽快将科技成果塑造为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政府要在理顺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等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权益关系、强化沟通协调机制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李春景)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