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由远虑到近忧 美债风险升温

2011年06月03日 09:3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集中到美国债券风险上。市场对于美债可能出现危机的关注由来以久,在欧债危机爆发初期便已产生。但那时充其量只是一种远虑。近期,这种担忧情绪迅速升温,美债危机正在发生由远虑到近忧的悄然变化。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三点:一是2011年4月18日标准普尔发表报告,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这是自1989年以来的首次。此举让全球金融市场为之一震,不安情绪开始滋生。二是5月16日,美国联邦债务总额达到14.29万亿美元,达到法定上限,美国财政进入“债务发行暂停期”,如不提高债务上限,则可能在市场产生极大恐慌。三是5月31日,美国众议院否决了奥巴马无条件提高美国债务上限的议案,若在8月2日前两党仍无法达成一致,则美债可能出现债务违约,由此将美债推上风口浪尖,美债危机的警钟已然敲响。

  美债出现问题与次贷危机息息相关。它既是应对次贷危机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又被危机过后经济运行的特征进一步拖累。一方面,它反映了奥巴马政府宏观政策的艰难权衡。为了将美国经济拖出衰退,需要适当的经济刺激措施,这就需要维持高位的财政赤字水平。据统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总规模由2007年6月的8993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5月初的27231亿美元,膨胀了3倍多。与此同时,为尽量降低经济运行中的风险积累,需要保持相对健康的财政状况,这就要求不能无限制地增加财政赤字。显然,这两方面难以同时兼顾。对于奥巴马政府而言,貌似合理的选择只能是维持增长、牺牲部分的健康财政。

  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危机过后美国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如果经济复苏势头已经确立,则美国政府会有足够的空间去紧缩财政,改善财政状况。然而,当前美国经济虽有起色,但美国就业市场并未改善甚至有所恶化,消费者信心指数趋于下降,制造业活动也有所放缓,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正是这一特征,使得美国政府不得已任凭赤字的不断上涨,也只能听之任之,以经济稳定复苏为首要目标。按照标普对美国经济以及联邦政府的财政状况预测,即使最乐观的情况下,至2013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仍高达80%。因此,债务违约风险可谓是高悬于美国头上的一把剑。

  如果美债出现危机,无论是对世界经济、美国还是对我国而言,都会造成比较不利的影响。

  对世界经济而言,它可能引致世界经济的再次衰退。当期来看,本来复苏基础不牢、内生动力不强的世界经济已很脆弱。作为世界经济的三巨头,欧洲仍受债务危机困扰,日本因地震重新陷入衰退,美国则成为发达经济体中的重要依赖,其对世界经济走势的决定性在增加。如果美国再出问题,则世界经济再次衰退的风险就很大。

  对美国而言,如果其债务出现危机,不仅对其经济复苏态势形成打击,而且会严重影响美国的信誉和美元的地位,这一点是美国政府不愿看到的。毕竟美元是美国经济大国地位的有力支撑。

  对我国而言,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美债危机对中国外汇安全的影响不容小觑。虽然自去年11月以来中国已经连续5个月减持美国国债,但截至3月份仍持有1.1449万亿美元。美债潜在危机所可能造成的价格大幅波动,将对这一巨额债券持有规模形成一定侵扰。

  目前来看,对于当前美债可能出现的违约风险,美国政府的态度必然会以通过提高债务上限恢复其债务融资能力,避免违约风险。一方面,同债务违约带来的代价相比,提高债务上限的表面风险要小得多。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债务上限是美国政府的一贯行为。从2001年以来,美国上调债务上限已达10次;从1960年开始,美国债务上限的上调次数为78次,几乎每8个月就会上调一次债务上限。因此,对于日前债务上限提议的被否决,只是两党在某些方面的利益博弈而已,出于美国利益的整体考虑,其达成一致几乎是必然的。

  但是,提高债务上限只是一种以短期暂时解决危机来掩盖未来更大危机的办法,其结果便是,政府财政状况的持续恶化和潜在风险泡沫的不断膨胀,被表面上的消费增加和经济回升所掩盖。这一做法,可能是萦绕在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头上的一把随时可能落下的利剑。

  不可否认,悄然间,美债风险已由远虑变为近忧。明智的做法是提前预防,谨慎应对。当然,这里的主角将是美国政府。美国政府不进行政策调整,其他国家也只能听之任之。但是,保持对美债危机的警戒是必须的。(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申世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慧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