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连连“破五”,股市也在不停地震荡,理财市场变得更难把握。在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预期增强的市场环境中,一些短期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近期在同期定存利率基础上上浮了1至2个百分点。许多投资者在迷茫中寻找投资渠道,银行理财产品用不断攀升的收益率吸引着他们的目光。
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像夏日的气温一样,热度逐渐增加。各家银行向投资者抛去了一块又一块的“馅饼”,那么,银行为什么会为投资者准备一桌美味的“馅饼”?什么原因让理财产品不断走高?
实为“吸储”大战
“尊敬的客户,我行于本月20日至25日发行6天理财产品,预期利率3.4%,5万元起售;12天理财产品,预期利率3.8%,10万元起售……欢迎认购”
34岁的栾锋最近经常收到银行的短信,都是向他推销银行理财产品的,“这也真挺逗的,以前一年都收不来一条银行的短信,现在是几天就一条,银行也开始狂轰滥炸了。”
栾锋有点纳闷,6天3.4%的收益率,12天3.8%的收益率比存银行一年定期的利率还高,“这在以前,这么短期限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几乎只有现在的一半。这银行是怎么了?不那么淡定了,愿意给出这么高的收益来推销理财产品。”
栾锋所不知道的是,在银行拼命发行理财产品的背后,有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隐藏着银行之间激烈的吸储大战。
央行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4月末,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377亿元,同比少增8325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净减少4678亿元。
理财产品也出现了“井喷”的现象。根据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的数据,截至5月25日,共有308只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其中,中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更加明显,不仅有总体数量上的增加,产品发行银行也有明显增长,而这正与近期银行揽储压力直接相关。
“存款大幅减少,也是银行频发理财产品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就是老百姓怕钱越来越不值钱,希望通过理财产品能尽量多拿点收益。”北京银行理财师王薇表示,4000多亿的资金,对于对资金有热切渴求,又迫于存贷比压力的银行来说,损失显然不能忽略。于是,一批批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不断涌出。
在王薇看来,投资者的投资意识已经慢慢被市场树立起来,再加上过往几年中,绝大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实现率是非常高的。这一切使得银行理财成为普通百姓竞相追逐的投资产品。另一方面,央行又接二连三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导致银行的流动性也非常紧张。特别是对一些信贷投放超标的银行来说,吸储的压力大大超过往年。对于减少的4000多亿元居民存款,流向也有贵金属或信托,但是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也在此机会进行“抢滩”,向客户兜售理财产品来吸收存款。
银行借理财产品“解渴”
在308只银行理财产品中,6个月以内理财产品占比达到85%。
王薇认为,目前各大银行拉存款的主要途径仍是发行理财产品和采取各种优惠手段。通过短期资金拆借、短期产品发行是银行通用的资金调用手段,近期理财产品的短期化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为了制约商业银行每月初的放贷冲动,4月下旬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就曾在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公开表态,要按月度监测银行的日均存贷款流动性水平,要求日均存贷比都不得高于75%这一监管标准。
对于贷存比日均监管,交通银行一位理财分析师表示,目前客户的理财需求非常旺盛,他们不仅仅想获得银行的存款利息,他们还想获得稳健、更高的收益。但是在国内能够满足这类投资者稳健固定收益的投资渠道不多,银行存款的理财也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目前应对方法仍然只能是少放贷款、多拉存款,许多短期理财产品的设计就是出于拉存款的考虑。在短期资金面出现相对紧张的时候,比如过节前,还有上调存准率前期,短短几天的时间内,银行会把资金投在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也会获得不错的收益。“在CPI高企的时候,存款达不到那么多,短期的理财产品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也是很多银行用来‘解渴’的途径之一。不要小看这些短期限产品,由于申购和赎回都需要提前和延后数天,这样会拉长资金留在银行的时间,为银行放贷创造空间。短期理财产品只能解决短期投资客户的需求和投资安排,根本方式还是需要稳定存款,避免存款规模的大起大落。”
理财产品为何走高
今年3月开始,股民杨波就从股市中暂时撤了出来,投身到理财产品市场。清明节期间,他购买了一款7天短期理财产品,收获四五千元。尝到甜头后,他又瞄上另外一只短期产品,几天时间,又赚了几千元。杨波发现这样投资的收益率非常可观,他每天将精力都花在寻找新的理财产品上,“选理财产品不像选股那么难,盯紧各个期限产品,做到不断顿就行。”
王薇认为,在市场利率攀升、贷款利率上升等环境下,理财产品收益率提高实际上也属正常。由于银行的存款利率是固定的,在争夺有限的客户资源压力下,各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加码也就不足为奇了。目前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一般都集中在信贷资产的项目。还有一种短期产品,在过节前或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特殊时间点,会选择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获得比较高的收益。收益频频走高和不断调高的市场利率和通常预期有着直接关系。这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
数量增加的同时,收益率也节节攀高。某银行推出的“端午特别计划”等理财产品,发行期为5月28日至5月31日,投资期限为7天,预期收益率高达4.35%。除了超短期理财产品,1至3个月期理财产品也开始发力,许多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在4%以上。
银行早已开始通过理财产品竞争存款,4%以上收益率的理财产品比比皆是,理财产品的存量与银行定期存款的比例几乎已经达到了1比4。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打出的理财牌获得了投资者的追捧。
记者 赵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