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颁发布告(金字第四号)指出:“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起,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定为华北、华东、西北三区的本位货币,统一流通。”
第一套人民币印出来之后,当时已经担任人民银行总经理的南汉宸亲自组织工作人员编快板,进行推广:“诸位同胞和姐妹,听我谈谈人民币。从前咱们解放区,花的票子种类齐。……三个银行合并了,统一发行新货币。十二月一日开始花,名称就叫人民币。”所有分支行都组织宣传队,走上街头、深入乡间,没有快板,就敲锣、敲小鼓,一遍遍唱给来来往往的老百姓听。
当时,虽然人民币发行的消息通过报纸、广播、布告进行了宣传,但南汉宸认为,收音机当时是个稀罕物,普通民众识字也不太多,口头传唱显然是一个最有效的宣传人民币的办法。
第一套人民币有62个版本,而且黄、蓝、绿、浅咖啡、藕荷红、栗茶、茄紫、赭石、酱红……颜色、图案各异,这和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条件分不开。中央最初只规定了人民币的印刷尺寸、面额,而各地可以自己制版和印刷。
1948年12月24日,东北局致电中央:“因缺漂白粉,拟造一批不漂白的米色纸,是否不得已时允许用米色纸印钞票……”东北局得到中央肯定的答复后,随即就开印了米色纸的钞票,而这种微量漂白的纸印出来的钞票外表看起来就呈米黄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各地分支机构在用人民币逐步收兑各解放区银行发行的货币的同时,限期收兑蒋介石政府遗留下来的金圆券、银元券,禁止以金银计价和金银币流通,禁止外国货币流通,一举统一了全国货币。 (据新华社北京6月6日专电)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