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美债违约论”意在激将 两党减赤谈判有望提速

2011年06月12日 11:07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记者陶冶近日,有美国国会议员提出,如果民主党和共和党无法在8月4日首个偿债窗口到来之前就提高美债上限达成协议,则“美国政府应暂缓偿还即将到期的美国国债利息”,这一被美其名曰为“技术性违约”的建议在坊间引发轩然大波。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警告可能会将美国主权债信评级置于负面观察名单中,而美联储官员布拉德和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更不约而同地警告美债违约将重创全球经济。美债出现“技术性违约”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如此变相违约对美国、美债持有者乃至全球经济意味着什么?这一建议的出炉会否促使美国两党减赤谈判打破僵局?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张斌6月10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美国国内财政状况以及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减赤谈判上陷入的僵局来看,不能排除美债在8月出现类似延缓支付利息的所谓技术性违约的可能。一旦这种技术性违约成为现实,则美债持有者将遭受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而金融市场亦将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美债收益率可能急升,而国债融资成本走高又将令美国债务问题变得更加棘手,从而影响美元走势,并威胁全球经济。

  “考虑到这种来自市场的惩罚可能重创美国经济,美国两党很有可能在最后大限到来之前达成某种妥协,避免违约发生。”张斌说。“如果两个月后技术性违约不幸而成为现实,则美债距离真正的违约将会更近一步,到那个时候,相信美国政府和国会会尽一切努力在减赤及提高美债上限的问题上达成令市场满意的妥协,否则无论债权人还是债务人都将成为输家,这是美国自己也不愿意看到的。”

  关于美债违约的后果,布拉德的表述是“将可能演变成全球性的宏观冲击”,罗杰斯则认为会带来一场“较2008年更加严重的金融危机”。有“债券之王”之称的格罗斯特别给美债的海外持有者敲响警钟:“如果你是持有美元的外国人,那应该会如坐针毡,最终人们会开始质疑美国国债、票据等的信誉。”布拉德、罗杰斯和格罗斯的评论并非危言耸听。美债违约的直接后果将是美债收益率大幅飙升,美元加速下跌。而作为全球最主要的贸易和结算货币以及最主要的外汇储备资产,美元的不稳定性将极大影响国际正常经济秩序,扰乱国际贸易与投资的正常进行,引发国际汇市动荡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加剧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热钱涌入风险,进而全方位阻碍全球经济复苏。对于美国来说,已经每况愈下的美元信誉很可能因此更加一蹶不振。这是奥巴马政府无力面对的后果,即使是在野的共和党,恐怕也没有勇气承担如此骂名。

  面对“美债违约论”的激将,当地时间9日,美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同意加快有关减赤及提高美债上限的谈判。以美国副总统拜登为首的谈判组计划在下周召开3次会议,而此前3个月时间里,这个谈判组仅开会6次。分析人士认为,近期美国经济数据显示复苏放缓,这也给立法者施加了不小压力。上周发布的报告显示5月美国失业率上升,就业增长大幅减慢,零售额远低于预期,制造业亦有放缓迹象。经济受挫可能会影响政府的税收收入,使得财赤问题更加棘手,这令本来就举步维艰的国会谈判更加笼罩在经济复苏放缓的阴云之中。“经济层面的坏消息使得两党更加急于打破僵局,目前的谈判气氛相对积极而有建设性。”布隆博格新闻社援引一位熟悉内情的美国国会助理称。“不过到目前为止,尚未看到任何一方有做出妥协的迹象。”

  在去年中期选举中获胜的共和党,继续其反对政府过度支出的口号,表示即使是以债务违约为代价,也不愿在未达成赤字削减计划的情况下扩大联邦债务。作为提高现有14.29万亿美元债务上限的条件,共和党提出制定一套总额为2.4万亿美元的预算削减计划。而民主党则认为,双方到目前为止的讨论焦点都是削减支出,而解决财赤问题还应包括增加税收。对此,共和党领导人约翰·伯纳已表示,两党之间一切可谈,唯独增税除外,因为增税会损害就业。分析人士认为,两党在减赤问题上陷入的僵局意味着谈判最终可能形成的任何减赤协议都要比共和党要求的大为缩水。为此,有参议员在本周早些时候提出,两党或可考虑另外一种折衷路线,即由国会批准暂时上调债务上限,同时配合一个相对温和的支出削减计划。 <作者>陶冶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贾亦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