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宣布,从下周一(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去年以来第12次上调,此次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的历史高位。
同日公布做法罕见
国家统计局昨日上午公布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5.5%,创34个月新高。而在下午股市收市18分钟后,央行突然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消息。
“意外”是很多人获知该消息后的第一感受。虽然央行货币政策此前一直紧盯CPI,但以往央行多是在CPI公布后几天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当天就宣布上调的做法极为罕见。
本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后,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必须先在央行存放21.5元,余下部分才能用于发放贷款等。央行5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75.62万亿元人民币,按照此口径计算,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直接冻结资金约3781亿元。
为什么不是加息?
此前,有不少学者曾预计,与提准相比,央行本月更可能采取加息措施。从去年至今,中国持续通过货币调控政策缓解居高不下的通胀压力,保持了一月一提准,两月一加息的节奏。进入6月份,加息预期尤其浓重。5月份CPI数据发布后,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表示,政策重点应是考虑提高存款利率,调节通胀预期,防止负利率对物价的二轮打击。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也曾指出,央行必须接受通胀的现实,应该减缓提高准备金的频次,并适当加息。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提准显示出国家面临的通胀压力仍然巨大,因而决定采取最为直接的方法,“加息是价格性工具,需要通过很多环节、渠道才能传导到供求中去,提准则可以马上冻结资金,立竿见影。”赵锡军表示,慎用加息手段也是考虑到加息可能使市场上涌入更多热钱。
加息靴子仍高悬
进一步紧缩的资金流动性无疑将给企业带来更大资金压力。赵锡军表示,前两年资金投放规模太大,存量至今还在发挥作用,但是很多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银根紧缩可能让企业面临生存压力。提准也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一定影响,购房者贷款可能会难上加难。
不过,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由于CPI一路飙升,货币紧缩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基调。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本次准备金率上调后,央行可能还会加息,年底前可能会加两次息,到3.75%。美银美林经济学家陆挺表示,下半年仍分别有一次加息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可能性,且不具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上限之说,提准将与外汇流入状况挂钩。晨报记者 刘映花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