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5月CPI数据公布、中国人民银行再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当天(6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执行院长张春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厅发表了题为“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源与三种解决办法”的演讲。
在他看来:“中国通胀的根源在于贸易顺差带来的美元外汇储备增加和由此导致的货币发行量增加;以及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涨导致的输入型通胀。”张春的演讲也是SAIF高级金融论坛暨MBA2012年招生启动仪式的重要内容。
要解决通货膨胀,张春给出了三个办法: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发行央票,加速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以及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开放资本项目。张春说,“金融学有一条至理名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三个办法各有利弊,需要在政策选择上妥善权衡。”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发行央票是央行正在采用的办法。张春指出,这在一定程度上紧缩了银根,冻结了一部分银行资金,可以缓解通胀压力,不过,央行上调准备金率需要向银行支付1.62%利息,虽然利息很低,但是近年来央行在对冲这部分账款的成本已经超过1万亿元。
“采用更市场化(浮动)的汇率机制对于缓解通胀压力更加直接。”张春告诉记者,在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可以减少央行购买外币而增加的货币发行量,也可以缓解输入型通胀,当然,人民币升值也可以节省进口费用,将省下的钱补贴给减少出口后可能受影响的人口。
当然,人民币升值也有它的“坏处”。张春认为,升值对于出口驱动、就业率、社会稳定都有影响,“不过,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决策部门应该权衡再三。”
张春粗略地算了一笔账:中国每年进口额在10万亿元,如果人民币升值20%(市场预期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等于每年少花2万亿元进口,或多进口2万亿元商品;相比之下,如果人民币升值20%,出口企业可能因失去竞争力而倒闭,如果失业人数为1亿人(目前,就业人数为六七亿人),那么,一年可以向这些企业人口补贴2万元/人。
除此之外,开放资本项目也是解决通胀的办法之一,即开放资本项目的对外投资,让老百姓兑换外币进行海外投资。张春分析到,这样一来,资本项目顺差可以减少,流入的净外币进一步减少,央行自然会减少增发人民币。
“这个办法也许没有人民币升值这么立竿见影,但是,从长远分析,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张春同时指出,“当然,这也将对中国金融机构产生一定冲击,老百姓可以选择更多境外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国际金融报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