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前天第12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越来越紧的资金,再加上越来越严格的存贷比考核,使得银行不得不通过突击发放理财产品来提升存款量。记者昨天获悉,6月前两周银行已发行542款理财产品,其中仅上周就共有232只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而去年同期发行量仅为189只。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已近6700只,平均每天发行22只以上。
根据普益财富的数据显示,仅今年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达到了3691只,同比增幅达107.71%,发行规模约计4.17万亿元人民币,已超过2010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的一半。今年5月份人民币理财产品单月发行只数创下了年内新高,所有中外资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1216只,环比增幅达到21%。其中,端午长假令一些理财产品在节假日之前的一周 “凑堆”发行,仅端午前一周多时间,就有590只理财产品发行,占全月近5成。
银行“狂”发人民币理财产品,存款下降是主因。今年以来,存款不断从银行流出。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存款仅增加3377亿元,同比少增8325亿元。发行理财产品不消耗资本金,又能够创造中间业务收入,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利润收入,银行乐意为之。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认为,6月底是季度末、半年末存款考核的“大限之日”,再加上央行又刚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理财产品发行热短期内较难降温。
据观察,今年理财产品期限普遍偏短,基本上都是十天、一个月、两个月这样的产品。同时,预期固定收益的产品较多。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今年的理财产品除了数量多,预期收益率也普遍偏高,银行间甚至为此掀起了一场“价格战”。以招行为例,近日其全面提高了各个系列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水平,提高幅度从0.05至1.2个百分点不等,尤其是21天期限的“点贷成金”产品,年化预期收益率水平一次性从原先的2.8%调整至4%。已经结束销售的华夏银行“华夏理财-增盈增强1100号28天”产品,预计本月底到期时的年化收益率将达到5%。
不过,收益率高并不意味着一定能保值增值。银行理财人士提醒,靠单一的理财产品对抗通胀不靠谱。今年3月、4月、5月CPI指数分别达到5.4%、5.3%、5.5%,根据普益财富数据统计,16家上市银行今年年初投资仍在运行和已经到期的理财产品中,93%的产品无法跑赢CPI。例如,此前多款专门为端午节发行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已发行到期,从收益上来看并不理想。建设银行发行的“乾元—共享型”2011年第11期(端午节版)理财产品投资期限4天,预计收益仅为2%。
专家表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需经过申购和还本两个清算期,期间有起息日、到期日、支付日等关键日期。假设购买一款7天期限的理财产品,从本金划走之日开始到本金和收益最终到账,差不多要两周时间,无形中让理财产品实际收益大打折扣。(记者 张小乐)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