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业务负增长的态势下,银保销售误导并未因此杜绝。以往,银行代理销售保险往往在高柜,即理财柜面进行,这使得大部分消费者能辨别清楚究竟是存款还是保险。但现在,普通的低柜窗口也会推荐保险,迷惑性更强。
张女士日前去银行办理存款,将几张到期的存单取出并准备合并起来存一年定期。银行柜面人员随口问张女士: “你的这笔钱存进去会有急用吗?”张女士表示并不急用。柜面人员推荐道:“我们现在有款理财产品,像你这样每年存2万元,只要连续存3年, 6年到期后的收益可以达到6%。”张女士听了颇为心动: “银行理财产品一般不是最低5万元起售的吗?你们这个产品怎么没有门槛呢?”对方表示,由于这是新上市产品,而且必须要连续存3年,每年存1万元也是可以的。
张女士于是取出1万元转办柜面人员推荐的产品,拿到正式文本一看,原来是幸福人寿的贵福宝两全保险 (分红型),其产品单页的宣传卖点即为 “三投六毕”—— 只需3年缴费, 6年即可领取满期保险金。
存款变保单令张女士傻了眼,而柜面销售人员宣称的6%的收益实为最高收益,而非保底收益。
根据产品海报上的资料显示,该产品年缴保费1万元,基本保险金额为10620元。 3年一共缴纳保险费3万元, 6年满期时,客户可以获得满期金31860元+累积红利。只有当累积红利采取保监会规定的演示上限6%时,方能达到柜面销售人员所称的6%的收益。
上海银保市场取消驻点销售后,保险销售人员不能直接参与产品销售,其出发点是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保险销售误导的情况。不过,类试张女士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记者实际走访该网点发现,低柜销售人员会直接或间接推销保险产品,导致银行柜面处理每单业务的时间加长,该网点的排队人数一直较多,消费者抱怨声不息。
上海消保委的统计数据显示,销售误导已经占到保险违规投诉的八成以上。在银行保险渠道,受银保销售误导者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把保险产品当成理财产品和储蓄推销给消费者的占误导比重较大。
根据消费者投诉占比分析,银保存在6类误导:不讲保障讲理财;过分宣传高收益;把保险说成是储蓄;隐瞒费用扣除;把长期险说成是短期险;把期缴产品说成是趸缴产品。
本刊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去银行切忌盲目相信低柜人员推荐的理财产品,不管购买什么产品,都不能听一面之词,要看清合同,充分了解产品的设计结构和风险。
另外,要充分利用保险犹豫期。犹豫期也叫冷静期,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签收保险单后10日内,万一后悔,或对产品不满意,可以要求退保。一旦超过了犹豫期想退保,就要按退保条款进行了,消费者将承担较大的经济损失。最后,应该重视电话回访。为确保客户正确了解自身权益和承担的风险,保险公司会对在银邮网点购买保险的消费者在犹豫期内实施电话回访,并做好相应记录。如有不明白的事情,消费者可向保险公司服务人员进行咨询。江庆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