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担忧米诺骨牌效应 IMF扣压援助款逼欧盟救希腊

2011年06月22日 08:1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英国《金融时报》21日的消息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扣压了一笔向希腊发放的关键性援助款项,坚称在欧洲对新一轮希腊纾困计划做出具体保证之前,不能放行这笔资金。

  分析人士认为,IM F此举是出于对希腊债务违约风险的担忧,其目的是压欧盟尽快敲定救助希腊的新一轮方案。

  希腊救命贷款“难产”

  根据去年达成的1100亿欧元救助协议,希腊本应于6月底前获得总额120亿欧元的第五批贷款,其中欧盟承担87亿欧元,IM F出资33亿欧元。

  但由于希腊议会反复否决财政紧缩经济改革方案,20日结束的欧盟财长会议决定延期发放希腊“救命”贷款。

  欧元集团主席容克当天表示,欧元区17国财长将在7月3日召开一次特别会议,届时可能同意向希腊发放第五批120亿欧元的贷款,但前提是希腊政府的经济改革新措施在本月结束前获议会通过。

  从IM F的最新表态来看,希腊援助贷款的发放又多了一个条件,不仅要确保希腊实施改革,欧元区也必须就新一轮希腊纾困计划做出具体保证。

  IMF官员在20日的欧盟财长会议后表示,IM F坚持的立场是一贯的,即在发放下一批援助资金之前,明年的融资安排必须到位。

  此前,欧洲各国财长一厢情愿地认为,对于上述贷款计划,IM F将不会有反对意见。各方当时认为,近期有关欧盟将确保希腊在明年底之前保持偿债能力的公开承诺,已足以得到IM F的支持,IM F将如约发放33亿欧元的援助款。

  事实上,欧盟内部也没有就援助希腊第五批贷款的发放达成一致。

  在欧盟财长会议召开前,奥地利财长玛丽亚·费克特就表示,如果IM F认为希腊前景存在太多不确定性而拒绝支付贷款,奥地利也不会出钱。这意味着,希腊能否在下月初获得120亿欧元的援助贷款还存在变数。

  新一轮纾困方案“欲出”

  除了讨论向希腊发放第五笔贷款外,此次欧盟财长会的另一个重点是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问题进行磋商。

  由于德国坚持必须让持有希腊国债的私人投资者参与对希腊的新一轮救助,甚至强制他们接受延期还款安排,对希腊的新纾困方案在此次会议遭搁浅。

  对此,IM F官员深表不满。该组织的代理总裁约翰·利普斯基在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批评说,欧盟在过去18个月对希腊债务危机的处理方式是杂乱无章、优柔寡断和罕有成效的。这被英国《卫报》形容为“IM F对欧盟领导人的危机处理方式做出的最不客气的公开批评”。

  利普斯基还表示,只有在商定了对希腊的新一轮援助计划之后,“我们才能向前推进(发放贷款),我们希望相关条件能被爽快接受”。

  分析指出,由于希腊必须在7月15日之前得到这笔120亿欧元的款项,否则该国的主权债务将发生违约,IM F的上述表态将推动希腊新纾困方案的尽快出台。

  从欧盟财长20日声明也可以看出,尽管新一轮救助方案的要点还需要进一步商榷,各方就最大的分歧———私人投资者的参与问题已达成一致。

  声明表示,希腊2012年返回市场融资无望,因此有必要对希腊进行新一轮援助,并欢迎私人投资者在自愿基础上参与新的救助。

  希腊违约风险引担忧

  利普斯基20日警告欧盟领导人称,如果后者不对希腊债务危机采取果断措施,危机将波及欧元区核心国家的银行,导致的后果是,第二轮全球金融动荡可能会在3年内出现。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希腊本身对欧元区乃至全球经济的权重有限,但外界真正的担忧在于由此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欧元集团主席容克近日警告说,如果希腊的局面失控,危机可能会蔓延到至少5个欧洲国家,除了同样接受救助的爱尔兰和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和意大利也可能被传染。

  此外,金融链条已将银行、政府和个人紧密串连在一起,从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倒闭所牵动的全球信贷冲击中就可见一斑。

  希腊债务危机也已在美国引发愈演愈烈的紧张情绪。

  由经济大国组成的七国集团(G 7)财长上周日深夜举行了半个小时的电话会议,通报欧洲方面的最新讨论进展,一名欧盟外交官将此举形容为美国感到担忧的一个迹象。(记者 肖莹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