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保户记性差 巨额保险到期生存金缘何无人认领

2011年06月23日 07:54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上海千万弃奖成为坊间热谈的话题。其实,在保险业内,往往也有动辄上千万元的保险到期生存金未得到及时兑付的个案。去年平安人寿湖南分公司举办了“寻找6000万元生存金主人”的活动,近日太平洋寿险湖南分公司也被爆有2000多万元到期生存金无人认领。应得的权益不取,则如同任由个人名下煮熟的鸭子飞掉。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

  -联系方式变更及时告知

  千万大奖遭弃固然可惜,如果是自掏腰包买的保险生存金到期,消费者忘记领取就太不划算了。与福彩弃奖纳入公益金,不回归奖池不同的是,保险到期生存金永远属于消费者。中国人寿湖南省分公司保险专家毛戈表示,即便到期生存金未得到如期兑付,也不会成为保险公司的资产。保险公司对这部分生存金承担责任,消费者可随时来领取。

  如何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呢?毛戈表示,每到续保时,业务员一般会提醒消费者,但随着人员流动性增加,消费者联系方式换了或者地址变更了却没通知保险公司,就可能发生类似情况。因此,她建议,联系方式变更时一定要及时通知保险公司。而这种通知其实并不麻烦,只要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就可以了。此外,在购买保险的时候,业务员往往会建议消费者设置紧急联系人,如果保险公司联系不上,也可通过其他渠道联系到消费者。

  -忘记缴费可能导致保单失效

  连生存金到期都会忘记领取,那么,忘记缴费时间也就不难理解了。近日,在星城某事业单位上班的林小姐发现忘记给保单缴费了,交了5年多的保单如果失效,未免有点可惜。“每年快到缴费的时候,保险公司都会通知我续费的。前阵子搬了家,忙得我把这事给忘了。加上最近单位组织团购iPhone4,我电话也换了。”

  对大多数期交的保险而言,动辄几十年的缴费期中,消费者或多或少有过忘记交保费的经历。交费多年的保险合同,如果因为未及时交保费从而不能获得赔付,未免太亏了。

  毛戈解释,期交的保险就是消费者按揭付款买的房子,如果老是不还按揭,最终房子可能被迫拍卖。逾期未缴纳保险费的保单也一样,长期不缴费也将导致保单自动失效。不过,在宽限期(通常为60天)内,保险合同仍然有效。这期间如果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仍将进行赔付。所以如果忘记缴费的时间不长,要充分利用宽限期补救。

  -保险缴费也有“自动关联 ”

  为了避免忘记信用卡还款日,很多消费者往往选择自动关联还款,既不要排队,还能避免被不良信用记录“纠缠”。在保险业内,也有类似情况。

  毛戈表示,消费者可以选择保单的“自动垫缴”功能。很多保险公司的投保单上,都有“保险费过期未付选择”一栏,通常设有“保费自动垫缴”和“中止合同”两项。一旦选择“保费自动垫缴”,当投保人超过宽限期仍未交保费时 ,就会由保单的现金价值来垫缴当期保费。但是,如果保单的现金价值不足以垫缴保费,保单仍可能失效。“信用卡和储蓄卡自动关联还款有前提,就是储蓄卡有足够余额,如果储蓄卡没有足够余额,自然就不能关联还款,保险也相似,如果现金价值不足以垫缴保费,保单仍然可能失效。”

  如果投保人在到期及以后60天宽限期内都没有缴纳续期保费,根据合同条款,做了保费自动垫缴处理。但自动垫缴对消费者也有一定风险,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动垫缴,如果消费者最终选择退保,能退的现金价值将减少。

  相关链接

  保单别轻易“断供”

  本报讯(记者 肖娟)虽然保险公司对消费者网开一面,设置了60天宽限期和两年的有效期,是不是意味着保单可以轻易“断供”呢?并非如此。

  毛戈表示,如果保单“断供”,保单复效消费者需面临风险,并承担相应的成本,如要缴纳与同期对应的利息。此外,消费者申请复效时,被保险人往往需要再向保险公司提供体检证明,或者如实告知身体状况。如果身体健康状况和首次投保时差不多,就不要增加保费。否则,就要增加保费。保险费通常是几岁一档,或者每个年龄对应相应的费率,针对申请复效的保单,保险公司将重新核保,消费者可能会增加成本。如果办理保单复效手续时,被保险人身体健康状况发生变化,也可能无法办理保单复效,甚至面临被拒保的风险。(记者 肖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