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央行和国家发改委要求,从7月1日起各大银行34项人民币个人账户服务收费项目将被叫停。记者日前对多家银行服务收费项目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一些项目不但没有取消,部分银行甚至还出了新招,小额账户管理费、短信通知费等层出不穷。(《信息时报》6月22日报道)
近年来,银行卡收费项目不断增多,收费数额不断上升。2003年10月1日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而现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已多达3000种。7年时间增长了10倍。相反,虽有民众与学者的一再呼吁,服务收费项目的取消却显得尤为艰辛,呈现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怪象。
去年8月份,管理部门下发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但10个多月过去了,正式文件并未出台,各商业银行依然按照旧的标准继续收费。今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夕,银监会等三部门下文取消34项银行服务收费,仍不过是一次应景交待。一来,这其中20多项服务原本就不收费或者早已停收;二来,这次取消的34项收费,相对于3000项收费简直九牛一毛,不治标也难治本。
无疑,银行收费项目的制定与施行是一场多方利益的博弈。在此过程中,究竟谁能代表公众利益发声呢?公众利益的代表,一方面是公权力机构,另一方面是一些社会团体。从这个角度看,国家发改委、银监会均应代表公众利益。然而,不为广大公众所知的是,作为银行业监管部门的银监会,每年均向商业银行征收银行业机构监管费和业务监管费,而且,银行业机构监管费和业务监管费的征收额度与银行实收资本及资产总额存在关联,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已成为拉动银行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这就很容易理解,正因为与此相关的利益勾连,银行业监管部门自然会对银行乱收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会为公众争利,而社会团体的声音又很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导致银行乱收费、乱涨价等行为一再上演。再结合当前的国际银行业现状,收费服务也是大势所趋。以如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活期存款利息很低,但仍收取服务费。而且,之前银行是政府机构,现在企业化了,企业的根本目标就是要获利,银行可以对提供的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因为银行的服务要付出成本。如此一来,银行方面更不可能将到嘴的肥肉吐出来。
现在的问题是,银行收费项目已达3000多种,这里面究竟有哪些费用是合理的,哪些费用不合理,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和名单,而当前我国银行又处于垄断地位,市场竞争不够充分,公众缺少话语权,这就需要监管部门以及完全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的严密论证,并充分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对收费的适当性作出合理评估。从长远看,还必须加强银行业监管和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让银行业彻底规矩起来。(廖水南)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