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希腊会引发第二次“雷曼危机”吗?

2011年06月23日 13:47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以来,几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轮番下调希腊主权债务评级。国际金融界普遍认为,如果得不到及时救助,希腊发生债务重组将不可避免。眼下,希腊二次救助方案的雏形基本浮出水面,而其能否再次脱离险境则有待观望。

  近期,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再掀波澜,因担忧其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作为一年前接受紧急金融救助的条件,希腊被迫实行财政紧缩和结构性改革,但却效果不彰、举步维艰,各项财经指标不断恶化,国债收益率持续飙升,明年3月重返债券市场的计划面临落空。今年以来,几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轮番下调希腊主权债务评级,特别是6月13日标准普尔将其评级下调3级至CCC的全球最低,更进一步将希腊推向国家破产的边缘。

  去年5月,在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联手救助下,希腊虽暂时渡过难关,但国际金融界并不看好其依靠自身努力走出危机的前景,一年来事态的演化也并未偏离当时的预测。

  考虑到希腊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现状,危机的解决将是一个长期而痛苦的过程。6月17日,德国承诺在救助问题上采取灵活方式。6月20日,欧盟财长会议就救助方式达成共识,希腊二次救助方案的雏形基本浮出水面。希腊能否再次脱离险境有待观望。

  在泥沼中越陷越深

  希腊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重灾区,根源在于其经济结构单一,竞争力和增长水平低下,国家财政长期入不敷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直接导致希腊“寅吃卯粮”、“借债度日”发展模式的破产,使其经济在衰退的泥沼中越陷越深。2010年,希腊经济比上年下降4.5%,跌幅达2009年的两倍之多。今年一季度,希腊经济尽管环比增长0.8%,自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季度增长,但其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远未恢复。由于自身机制无法顺利造血,以及国内对财政紧缩政策的强烈抵制,希腊政府通过增税和减支两条腿走路实现阶段性减赤目标的设想几乎变成空想。过去一年,尽管希腊努力将财政赤字从15.4%削减至10.5%,但与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的7.5%还有距离,成为再度点燃其债务危机的导火索。

  此外,当前希腊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与世界经济整体环境的变化不无关系。除欧元区受困于债务危机外,美国楼市低迷、日本重新陷入衰退、新兴经济体通胀攀升以及西亚北非动荡等种种因素都增添了全球经济的下行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希腊经济因规模较小本身影响力有限,但其危机的恶化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社会对世界经济整体增长前景的担忧。同时,欧洲央行和欧元区核心国家在救助方式上的争吵和救助行动上的拖延,反过来又助长了希腊债务危机的破坏性。

  期待被救赎

  国际金融界普遍认为,如果得不到及时救助,希腊发生债务重组将不可避免,甚至有可能引发第二次“雷曼危机”。与去年4月的争吵相类似,德国迫于国内民意的压力,一度坚持对希腊的二次金融救助必须由私人债权人共担损失。而已购买近400亿欧元希腊债券的欧洲央行和大量投资希腊民间银行债券的法国则从保护自身投资出发,强烈反对。这再次凸显了欧元区核心国家在救助希腊问题上不同的利益考量。

  欧盟财长会议有关救助希腊问题的共识有几个关注点:一是认为希腊债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坚持既定的财政紧缩道路、私有化计划及结构性改革。但为督促希腊实现中期预算平衡,欧盟在结构性改革方面将加大监管力度,并将介入希腊的税收和私有化进程。二是未来希腊所需的额外融资必须通过官方与私人机构的共同参与,而私人债权人的参与将是非正式和自愿的。这实际上变相认可了有可能发生的局部债务重组。三是本次会议并未确定向希腊提供二次救助的具体金额,而将课题留待7月份的欧盟财长会议解决,以保持压力,推动希腊继续加大改革力度。

  应该说,与去年的救助方案相比,二次救助希腊方案并无本质差异。欧盟希望通过借新债偿旧债的方式,争取在2013年救助计划到期后再为希腊提供一定的过渡时间,以尽可能避免希腊发生债务重组,否则无论对哪方债权持有人都将造成重大损失。

  以“末日博士”鲁比尼为代表的极端悲观派认为,希腊债务危机的终极解决方案只能是希腊退出欧元区,恢复本国货币,并通过其大幅贬值寻求突破,而这将意味着欧元的消亡。但普遍的观点是,希腊危机的影响仍将是局部的、有限的,其传导到西班牙、意大利的可能性不大,因这两个国家经济规模较大、实体经济基础较强、竞争力相对较高,国际投机者不易撼动。而从欧洲的整体利益出发,欧盟不会放任希腊债务危机失控,况且其有能力提供更多的救助,毕竟就国际金融市场的庞大规模而言,消化希腊3000多亿欧元债务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姚铃 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慧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