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人民币对美元 升值趋势正在走完(2)

2011年07月01日 09:4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中国人民银行6月13日公布,5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 2)余额已达76.34万亿元,同比增长15.1%。

  面对如此多的货币,时寒冰认为需要相应的海绵去吸纳,房地产是块海绵,但政府正在减弱它的吸纳作用,这些货币便会流到商品领域,导致通货膨胀变得非常严重。

  时寒冰认为造成中国通货膨胀最主要的源头是货币超发,而货币超发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被动超发。外汇储备绝大部分是靠在国内增发基础货币积累起来的,就是通过在国内印钞票储备外汇。导致外汇储备越大,基础货币的投放量越大。这种被动超发并不是我们简单能控制的;

  二是政府投资。西方国家推动经济发 展 的 主 要 力 量 是 消 费 ,消 费 占G D P75%以上的比例。然后是社会投资、出口。中国却不同,中国消费占的比例非常小,最低的时候不到20%,而我们的投资和出口占的比例较大,尤其是投资。而投资这一块,政府投资占绝对主导,社会投资很小。而政府投资资金的来源主要是靠税费收入、发行货币与银行信贷、发行债券。而这些钱最终还是靠基础货币的投放,也就是靠印钞票,这样货币的投放量越来越大。这是我们中国通货膨胀的总根源。

  中国的通货膨胀并不是由于物质的供应短缺,相反是在比较丰富的时候,仍然发生通货膨胀,根源就是政府货币印得太多。政府控制通货膨胀多采用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其结果是企业越来越困难,倒闭的企业开始增多。按此模式控制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会很快转向,由紧到松,其结果通货膨胀更加严重。总而言之,只要不控制政府的投资行为,通货膨胀就很难抑制。

  股市无节制融资制造着另一种泡沫

  萎靡不振的证券市场与炎热的天气相比,透出丝丝凉意,物价上涨与股价下跌,结果只有一个,投资者的钱包日渐干瘪。

  时寒冰书中的一段话似乎印证了什么。“美国股市扩容到800只股票,整整用了100年时间,平均每年8只;香港股市扩容到800只股票,也用了33年,平均每年24只。而中国仅仅用20年的时间,就已发行了2000多只股票———这其实也是一种泡沫,一种因为过量融资造成的横向扩大累积的泡沫。”

  让我们看看下面一组数据:

  2007年A股融资总额突破8000亿元,中国IPO金额全球第一。

  2008年上半年,在股市一路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的情况下,A股依然融资2437.22亿元,与2007年上半年同比上升25.31%。

  2009年,A股市场股权融资规模达5125.26亿元,融资规模居全球第一位。

  2010年成为A股有史以来最大的融资年份,达10275.2亿元,再创全球第一。

  “无节制的融资所产生的抽血效应,使得A股投资者难以获得与其出资金额相对应的回报”时寒冰无奈地说“对资本市场转嫁改革成本的初期定位意味着,股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其实是单向的平台,即股民向企业和强势既得利益者输血的平台。”

  用稀有资源固化财富

  买房有限制、股票一买就套牢、消费止步于高企的物价、放在银行里的钱逐日减少……我们怎么办?

  “找到一个锚,用它固化你的财富。”时寒冰所说的锚就是找到一个固化自己财富的产品,然而要找到这个锚,对普通大众来说谈何容易。

  “我来举个例子。”时寒冰的一个朋友有些积蓄,他看到了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于是就买了不少白银,并且将这些白银打制成一对哑铃,朋友调侃说,每天举举白银哑铃,既锻炼了身体还保值了财富,一举两得何乐不为。朋友还准备把四个床腿也换成白银的。

  “白银就是一个锚,这样的锚有多种,比如做商业,以前你都是租店面,不如改租为买,这样房产就成了你的锚。”时寒冰认为当你看清了人民币贬值的趋势,就应毫不犹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锚,来规避财富流失的风险。

  “我需要强调的是,任何资源品的价值,都必须放在一个时间周期内,才能评判,否则,无异于关公战秦琼,是没有可比性的。”时寒冰说,当前货币超发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资源的价值以前所未有的坚定姿态显现出来,比如黄金是一个上涨趋势,它不失为一个固化财富之锚。

  需要强调的是,稀有有色金属在这个纸币贬值的大周期中,常常表现出比黄金更优异的走势,其原因是稀有有色金属具有比黄金更多的用途,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货币层面,更体现在超货币范畴的“商品之王”层面。但有一些原则需要坚守:

  一是在从2008年11月起开始的这个大周期内,对资源尤其稀有资源,坚守逢低做多的基本原则。

  二是重视技术对资源的拓展。

  三是在新周期前期,规避钢铁、铝等存在产能过剩风险的贱金属等资源。(记者 李晓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