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拼命打工不如精心理财 教你三招逃离裸婚时代

2011年07月04日 10:52 来源:天津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无房、无车的裸婚族,每天为生活疲于奔命。在他们看来,理财与他们是绝缘的。其实,理财专家强调,“裸婚族”更应该通过投资理财来扩大金融资产,实现幸福的家庭生活。

  基本情况

  Introduce

  先生严明:29岁,事业单位

  太太陈思:28岁,企业员工

  家庭居住地:天津红桥区

  Property

  资产状况

  金融资产:存款10万元

  Income

  收入状况

  先生严明收入情况:

  工资 4000元/月

  其他 10000元/年

  太太陈思收入情况:

  工资:4000元/月

  其他:20000元/年

  Expenditure

  支出状况

  生活费:2500元/月

  租房:1200元/月

  其他:1500元/月

  支出情况:

  Objective

  理财目标

  夫妻二人今年登记结婚,是典型的“裸婚”族,没房没车没戒指,并且“无老可啃”,只能靠自己努力打拼。夫妻二人是工薪阶层,单位有五险一金。结婚前,两人对工资都没有规划,基本属于“月光族”,虽工作两年,现只有10万元活期存款。结婚后,生活明显变得紧张,并且由于年龄原因,生孩子的问题被提上生活议程,夫妻二人都不愿意把孩子生在出租房内,想在三年之内首付一套市内的二手房。希望理财专家能给予一定的建议,帮助他们尽早完成买房心愿,摆脱“裸婚”的状态。

  机构支持上海银行

  储蓄配合基金定投

  对于物质相对匮乏的“裸婚”夫妻,理财的第一步要从原始积累开始。有理财师表示,像严先生家这样经济基础薄弱,又缺少来自家庭的经济支持的“裸婚族”暂时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投资。但为获取高于通货膨胀率的组合收益,宜采取储蓄和基金定投来达成。每月要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生活费和其他娱乐费用要相对减缩,学会自己做饭,不要天天在外面就餐;充分利用信用卡、团购等给吃饭购物看电影带来的诸多优惠,这样生活费和其他支出每月至少能省出1000元,用节省出的钱进行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作为强制储蓄的有效方式,有助于抑制盲目消费。理财师建议选择2-3只基金,每月定投800元-1000元,不要受市场短期波动影响而中止计划,长期坚持下来就能积累一笔丰厚的财富,为购房计划储备能量。此外在银行设立一个零存整取的账户,每月都要储蓄2000元,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对于刚刚成立的家庭来说,目前还不需要归还房贷,拿出一部分收入建立一个相对稳健的投资组合,这是必要和可行的。

  首选稳健投资产品

  现在中国很多家庭都是靠工作收入积攒消费的资金,而国外家庭则会运用积攒的资金产生理财收入。理财专家建议严明夫妇要学习一些理财知识,从保本稳健型理财产品,风险低的债券型基金,保值增值、抵御通货膨胀的黄金等贵金属投资入手,适当定投股票型基金,还可以关注一些优质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股票。

  由于资金不丰厚,而且打算三年内买房,必须保障本金的安全。因此在留足生活保障金的同时,建议现有资金购买1年内短期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以及投资债券型基金,综合收益达到5-7%。每月结余资金可拿出50%,按月定投平衡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其余的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基金,并持续补充银行账户内的资金。理财产品配置适宜,年收益可达10%左右,随着利率的调高,新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也会更高,3年内首付一套二手小户型的愿望是可以达成的。严明夫妇要谨慎进行负债投资,即使负债投资,也要保持合适的比例,不能超出自身经济实力太多,负债比例太高,一旦失败会直接影响到家庭经济基础甚至家庭和睦。

  预购重病险锁定幸福

  严先生在事业单位工作,工作相对稳定,退休养老的基本资金已经具备,但严太太是企业员工,各方面保障不够稳定,两人要想在退休后享受更有品质的生活,必须要有商业养老保险作为补充养老收入;夫妇二人都未购买健康疾病保险,将来的疾病和医疗护理都是大笔的支出,建议购买一份重大疾病和意外、医疗的消费型附险。现阶段购买的商业养老险大多是分红型产品,可享有利率上调和保险公司投资的利益。

  35岁前购买一份返还型的重大疾病和健康保险,随着年龄的增长,保费会越来越贵。严先生夫妇是打算要孩子的,因此子女教育基金也是需要考虑的,等孩子出生后,可根据保险理财师的建议进行教育基金的储备。(戎靖元 庄术梅 王安全)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