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信贷资金紧缩的背景下,小企业融资难尤显突出。如何打破成本高企、渠道缺乏、风险控制这三大桎梏,成为相关调控部门、金融机构、企业需要作答的问题。
如何在信贷紧缩之下降低融资成本?
“根据风险溢价的原则定价,小企业贷款利率一直较高,这一情况在信贷紧缩下尤甚。”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说。
去年以来,我国12次上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大规模回收流动性。一系列紧缩政策使得小企业资金链紧绷、融资成本高企的问题更为凸显。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教授赵锡军认为,多次提高存准率对中小企业影响较大。银行的资金绝大多数流向占比1%、风险较低的大企业。
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小企业的资金指数总体处于景气临界值以下,只有17%的企业反馈流动资金充足。
资金稀缺,价高者得。目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甚至达到50%。民间借贷资金暗流涌动,不过成本更高。“甚至能在基准利率上浮200%至300%。”光大北京分行中小企业业务部副总经理时建明说。
“要降低间接融资成本,需要发展各种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并各司其职。”杜晓山举例说,大型商业银行按传统模式做小企业业务将不可避免地推高成本。他们应该通过设立专营机构等方法创新产品,而小额贷款公司、社区银行则应该将服务小企业作为主业。
“此外,大型银行资金雄厚,可以扩大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批发额。”杜晓山说,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可从商业银行批发自有资本金0.5倍的资金,未来可考虑逐步扩大这一倍数。
结构失衡问题需要通过调控解决。杜晓山表示,发挥财政政策在结构性调控方面的优势,给予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小企业税收优惠。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近日首次在中小企业划型中增加“微型企业”一类。这将有利于明确重点,出台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优惠政策。
信贷政策应该突出灵活性。专家指出,要避免信贷资源被大企业挤占,可考虑将小企业的信贷额度单独列出。
降低融资成本,企业不能坐等帮扶。杜晓山说,谋长期发展,小企业要由粗放转向精益、由量转向质,以提高自身融资议价能力。
如何在间接融资为主的单一市场中拓宽渠道?
在信贷资源奇货可居、间接融资难度陡增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小企业尝试与投资银行合作,以获得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使小企业直接面对出资人,有利于资金快速配置,高效使用。”建设银行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黄曦说。
但对于直接融资,不少小企业仍有疑虑。维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承命告诉记者:“我们觉得投行有一定的风险偏好,科技型小企业比我们制造类的企业更符合他们的‘胃口’。”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目前小企业直接融资门槛仍然较高,若在创业板登陆,动辄需要几千万元的资本金,而私募基金也只关注成长性较高、利润较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