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审计涉及的每一笔债务和每一个数据都是有据可查、真实可靠的,不存在个别机构和个人毫无依据、凭空推测出的所谓‘低估’或‘遗漏’的问题。”7月11日,就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审计署新闻发言人做出了针对性的答复,他直言,一些地区和行业存在风险隐患,但并不构成系统性或全局性的风险。
然而,国家审计署的释疑并不能让投资者悬着的心放下。昨日,财政部代理发行的首批地方政府债市场反应不佳,最终中标利率远超此前预期,其中3年期债部分流标。分析认为,这与近期地方债的违约风险不无关联。
规模依旧10万亿
每笔债务有据可查
中国审计署披露的高达10.7万亿元的巨额数据,使得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瞬间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境外唱空中国的最好借口。近期国际机构动作不断。
评级机构穆迪称,至少有3.5万亿元的地方债被低估。美银美林也称,穆迪选取中国央行和银监会数据的中间值12万亿元作为其计算结果,尽管并不认同这样的计算方式,但依旧可以此得出地方债被低估的结论。
对于种种质疑,上述发言人表示,在这次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中,审计署、省、市和县四级审计机关投入4.1万多名审计人员,按照“见账、见人、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所有涉及债务的373805个项目和1873683笔债务是逐笔、逐项核实的,每一笔债务和每一个数据都是有据可查、真实可靠的,不存在个别机构和个人毫无依据、凭空推测出的所谓“低估”或“遗漏”的问题。
而对于境外机构与国家审计署的各执一词,一位不愿具名的经济学家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对此解读:“境外金融机构对于经济数据变化的反应更敏感,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银行银根收紧、‘叫苦不迭’的情况下,他们更容易将地方债对银行业的潜在威胁放置于放大镜下检视。”
上述专家认为:“外界对于中国地方债风险的夸大并非坏事,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政府做最坏的预想并做更充分的打算。”
“不确定性往往是造成市场恐慌情绪的根源。”上述经济学家认为,数据的进一步透明化是未来仍需不断推进的工作。
银行成风险接盘者
5万亿即将到期,风险显而易见
姑且不论真实规模多少,就10万亿的地债务规模而言,其风险究竟多大?
对此,上述发言人表示,尽管一些地区和行业存在债务规模较大、债务负担较重的问题,存在风险隐患,但个别单位出现的偿债困难或风险隐患,并不构成系统性或全局性的风险。同时,评估一个机构和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仅要看负债,还要与这些负债形成的资产联系起来分析。如果形成的是劣质资产,那么风险比较大;若形成的是优质资产,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且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那么风险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没有风险。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则认为,地方债规模并不是最大的问题,由于中国地方债多数用于投资,有实质的资产及回报,与西方国家的债务有本质的不同,因此,即使真被低估了3.5万亿元,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而言,也不会发生债务危机。
屈宏斌认为,中国地方债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防止地方债问题演化成银行体系的风险,“毕竟有80%的地方债是来自银行,即使只有小部分地方债违约,对银行体系的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
“而且当务之急是,有5万亿地方债将在未来30个月内到期。而很多地方政府都是用短期贷款在支持投资回报较长的项目,这种错配将导致项目本身现金流不足以还本付息,因此风险显而易见。”屈宏斌表示。
不过,上述经济学家及屈宏斌都认为,如果政府没有实质行动来重组地方债,未来几年银行面临债务违约的风险是实质存在的。
债务并非虚拟资产
最好给予地方发债权
“个别机构和个人称,中国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缺乏全局性的处置方案,这是完全不顾事实的。”上述负责人指出,“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按国务院决定,研究下一步如何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尽快对相关制度进行修改完善;相关地方正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已经形成的债务进行清理,纠正债务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的问题,并规范债务管理。”
7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继续抓紧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严格落实借款人准入条件,按照商业化原则履行审批程序;坚决禁止政府违规担保行为;同时要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屈宏斌则建议,“地方债的真正风险在于短债长投错配导致流通性问题,短期内最可行的方案是赋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权力来帮助其偿还贷款。”地方政府发债有助于债务透明化,因为它必须向市场说明举债规模、用途、利率、盈利预期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可以通过市场来约束政府。
另一种解决方式则是盘活资产,“地方债的项目基本都是铁工基及市政建设,因此都有实质资产存在。政府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或变卖资产的方式来获取资金还债,这也正好符合政府转型的要求”。(据国际金融报 付碧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