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发行流标首日"零成交" 地方债失"准国债"吸引力

2011年07月19日 09:4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7月11日,由财政部代发的今年首批地方政府债险遇“滑铁卢”。其中,3年期债的实际发行认购倍数仅为0.96,最终中标利率高达3.93%,5年期债认购倍数也只有1.05倍。

  有经济学家分析,此次地方国债的流标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目前资金面趋紧的判断以及对地方政府财务有继续恶化趋势的担忧,但地方债尚无真正的违约风险。

  昨日,这两只地方债券在上交所挂牌交易,但上市首日即出现“零成交”的尴尬局面。

  地方债发行遇冷

  为增加吸引力,原定于6月27日开闸的今年首批地方政府债券推迟至央行加息后的7月11日发行。不过,计划发行的250亿元3年期债实际投标量和发行量只有239.4亿元,未能招满,最终中标利率甚至高于5年期3.84%的招标结果。同时,5年期债的认购倍数也仅有1.05倍。

  此前,由于市场资金面吃紧,已有多期国债出现流标,但财政部代发地方政府债实际发行额低于计划发行额的情况还是首次出现。

  地方债为何没能激发投资者的热情?利可投资研究部债券分析师许民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目前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仍旧紧张,流动性宽裕的基础不牢固;其二,近期境内外对中国地方债务风险的关注度非常高,这无疑对投资者的信心有一定负面影响。”

  知名经济学家、广东金融学院代院长陆磊告诉记者,流标原因除了与流动性紧张有关,也暗示通胀背景下市场仍有加息预期,而收益率既低且固定的地方债显然无法抵御这种利率风险。

  据了解,这两笔地方债是为了推进地方保障房建设而发行的。为完成今年11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任务,国家发改委今年6月份发布了《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各省市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然而,受巨额资金缺口约束,保障房建设进度缓慢。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保障房开工率仅为34%。

  “机构投资者对保障房的担忧也是有的,由于诸多配套措施和细节没有考虑周全,保障房项目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但许民认为,相对于前述两个因素,这只是一个次要原因。

  在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和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看来,地方债“没有特色”是缺乏吸引力的根源。目前市场上的可替代金融产品非常多,没有自身特色很难吸引投资者。“虽然地方债有‘准国债’之称,但和国债相比,其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却毫无优势可言。”

  与国债的利差扩大只是风险溢价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地方债中标利率远高于预期,5年期与3年期债券的利率分别比7月11日同期限的国债收益率高出27个和47个基点。而在过去,地方债与国债的利率差额维持在0—20个基点,地方债一度被看作是“准国债”。

  陆磊告诉记者,利差的扩大实际上是一种风险溢价,体现了市场对于地方债务平台信用风险的担忧。央行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就警示,由于地方平台贷款普遍额度大、期限长,用途监督存在一定困难,信用风险仍需予以关注。事实上,近期即有消息曝光云南省的收费公路险被近千亿元贷款压垮。

  不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只要中国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随之走高,地方债应该不会发生违约。

  陆磊提示,地方债的风险抬高与违约现实是两码事。“我不认为地方债会有信用危机,至少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向中央借入专项资金以及利用未来的财税收入来偿还负债。”上周五,瑞银中国经济研究主管汪涛亦指出,“如果现在就让(他们)还本,很多地方融资平台都还不上,但如果给他们时限,筹钱来还应该是可以的。”

  国泰君安债券研究员陈岚认为,尽管发生违约的概率极低,但投资者更为担心的是地方政府财务状况恶化的这个过程。她向记者分析称,短期内资金面还很难改观,预计后续发行的地方债利率可能继续上调,但应该不会再出现流标。

  “地方债与国债利差扩大将使投资者对地方债有一个重新定位,财政部亦或有进一步的应对策略。”陈岚预期,未来一段时间信用债市场仍将低迷。

  接受记者采访的经济学家与分析师均认为,本次的3年期债的流标对未来地方债的发行会有一定影响。但陆磊表示,地方债流标尚属阶段性现象,很难说是持续性的。“这要看后期的货币政策是否继续收紧,尤其是央行会否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许民则认为,今年后续的地方债发行顺利与否关键要看市场资金的宽裕度,以及整体债券市场的走势。南方日报记者 高国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