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持续高通胀形势下居民存款长期呈现负利率,银行存款吸引力下降。受此影响,各类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势如破竹。然而,高速发行的背后不断暴露出各类问题,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对此,银监会日前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提高合规销售水平,防止误导销售,最终实现“将适合的产品卖给适合的客户”,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和财富。
银行理财产品上半年发行量已超去年全年
在广州从事5年汽车销售工作的唐欣先生告诉记者,几年省吃俭用积攒了8万元钱,可如今3年期定存利率已跑不过CPI,出于对资产保值的考虑,他也跟风把钱投资于银行理财产品。
“没买时常听人说收益高,要买时才发现银行理财产品的名堂真不少,收益高的风险大,而且设计复杂,我那点钱经不起折腾,就选了个相对稳健型的,年收益率勉强到4%吧,比银行存款略高一点,但毕竟没承诺保本,所以心里还是不踏实。”唐欣说。
如今,跟唐欣先生有同样感触的市民不在少数。记者调查中发现,2010年7月以来,CPI持续高位运行,2011年6月再创新高,同比上涨6.4%,持续的负利率导致银行存款吸引力不断下降,居民存款面临“大搬家”,转而进驻股市、债市、理财产品以及其他收益相对较高的投资领域。
来自普益财富银行理财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发行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约达8.51万亿元,超过2010年全年发行规模。其中,2011年第二季度,共有87家商业银行发行5112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约为4.21万亿元,发行总数较2011年第一季度增长23%。
业内专家称,银行理财产品爆发式增长的背后,反映出商业银行通过加速发行理财产品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避免储户流失;同时,通过安排理财产品在月末和季末发行或到期来冲高存款以应对日益收紧的贷存比考核,有变相揽储之嫌。
产品设计“花样百出”夸大收益存隐忧
广州大学退休教师李继明反映,购买理财产品时,最头疼的事情是看协议书。“产品设计比较复杂,通常没时间细看,即使是专业人士一下子也很难判断蕴藏多少潜在风险。”李继明说。
李继明老师购买的是一款与A股的四只蓝筹股挂钩的自动赎回型理财产品,产品说明称,在四个观察日中任意一个观察日当日的收盘价格相对期初价格涨幅均同时大于等于5%时,则产品自动赎回,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为对应期限定期存款年化利率的2.58倍,其最高年化收益率可达5.8%。但若在所有4个观察日,该产品未发生自动赎回,则产品到期收益率为零。
记者了解到,由于今年以来A股走势持续低迷,这款与A股四只蓝筹股挂钩的自动赎回型理财产品未能达到自动赎回条件,因此产品收益率为零。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