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银行狂发理财产品被指高息揽储 交行千款列榜首

2011年08月01日 14: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资料图  

  中新网8月1日电(金融频道 王槊)尽管通过滥发理财产品进行“高息揽储”已被银监会界定为违规行为,但银行并没有因此而放慢发放的步伐。

  连番上调的存款准备金率和紧缩的货币政策“逼迫”银行不得不靠巨量发放理财产品,来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放贷资金。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发行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约达8.51万亿元,已经超过2010年全年发行规模。一边是银行推陈出新发得不亦乐乎,另一边却是理财产品高速发行背后不断暴露出的各类问题,引发从社会到监管部门的多方关注。

  上半年银行发理财产品近万款 被指高息揽储

  “乱花渐欲迷人眼”已经不足以形容今年以来海量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7月19日《证券日报》援引银率网统计数据称,2011年上半年,各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9371款,较2010年1至6月产品数量增加5170款,增幅123.1%。其中仅交通银行便发行了1204款,高居发行榜首位。

  随着理财产品发行量的突飞猛进,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是水涨船高。《东方今报》7月6日报道称,各家银行6月15日以后发行的理财产品,普遍比6月初发行的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年化)提高了100到200个基点。国有大行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从3%攀升到4%,并有突破5%的趋势。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则普遍超过5%。

  如此之高的收益率主要出于银行对储户存款“救急”的回报,而银行利用高收益短期理财产品吸引资金的行为也被指有高息揽储之嫌。《东方今报》7月6日报道称,对于已经没多少钱来放贷的银行来说,这些理财产品成了缓解其揽储压力的新渠道。7月18日《 中国证券报》报道称,某银行一位理财经理表示,现在银行的很多理财产品设计和投资情况不透明,银行存在暗箱操作,一般会将多款理财产品对应多个资产包,并入银行相应的资产池中统一管理。这种“多对多”的情况使银行得以自行调节理财产品价格。例如,在季末等关键时点,银行为了获得资金,往往通过高收益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该理财经理表示,理财产品之所以给予客户高收益,无非是为了在6月末这一关键时点抢夺资金。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在接受中新网金融频道采访时也表示,银行理财产品不受储蓄存款限制,回报率比较高,比较容易吸引百姓购买。曹凤岐说,如果说从利用相对较高的回报吸引客户的角度来说,银行的行为的确可以被称作是“高息揽储”。

  大量发行背后存隐忧 银监会叫停六类违规产品

  理财产品大量发放的歌舞升平背后另有隐忧。尽管2011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异常火热,但其中所曝光的诸如夸大收益、风险提示不足等误导销售问题频现。7月26日《华商报》报道,西安市一位储户2008年被交通银行工作人员推荐,用10万元购买了该行一款理财产品。据称,工作人员表示存3年后最少能收益3万,最多可达五六万,该储户遂进行了购买。然而近日该储户到银行取款时,发现仅能拿到10万元本金。报道中一位律师表示,目前银行工作人员在推销理财产品时夸大宣传,对消费者进行一定的误导,这个现象确实存在。

  曹凤岐也对中新网金融频道表示,他观察了几款理财产品,都没有说明投资方向,只是给出笼统的说明。他说,很多银行的投资目标是购买信托产品。或是将资金贷给小额贷款公司,赚取利息差价。而老百姓并不知道银行的操作手段,所有的主动权都在银行手里,老百姓则是风险自担。

  此外,大量发行的短期高息理财产品也为金融市场平添了许多风险。《南方都市报》7月2日报道称,银行为理财产品支出的高额利息并不是由银行买单,而只是充当了“转手人”的角色。在企业普遍面临缺血之痛的格局下,心甘情愿为这部分高利息买单者众多,银行可以择优贷出。一旦银行借贷客户盈利不佳、还贷能力尽失,那么这条看似共赢的资金周转链条便会戛然而止。届时,理财产品的购买者的利益必将受损。

  近日银监会将6项银行理财模式界定为违规,包括:理财资产池中涉及委托贷款、信托转让、信贷资产转让、监管套利的票据、以及高息揽储、银银合作等行为。在7月27日的银监会2011年年中工作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称,禁止银行通过理财产品或其它任何方式变相高息揽储和违规揽储。刘明康表示,要严格审核商业银行提交的理财产品报告,及时否决不符合“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充分披露”原则的产品。

  然而据《信息时报》8月1日报道,一些银行网站上在售或预售的产品中,仍不乏6类被叫停的银行理财产品身影。报道中称,某国有银行7月28日销售的一款网银专享型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投资于委托贷款类债权资产、存量信托计划或信托计划受益权、票据受益权、银行理财产品(含银行理财产品项下基础资产)、债券、同业存款及其他符合监管要求且风险可控、收益稳固的资产或资产受益权组成的投资组合。其中可见投资委托贷款、他行理财产品的身影。(中新网金融频道)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慧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