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全球市场动荡加剧 中国货币政策松不得

2011年08月05日 16:05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8月2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2011年预算控制法案,在提高债务上限和制定长期减赤计划方面取得了进展。而此前的一天,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7%,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落,创2009年3月以来的新低,继续逼近50%的“荣枯分水岭”。外围市场的“利好”与国内市场的“利空”,让货币政策是否可以放松的呼声再起。

  果真应该如此吗?从国际上,通胀压力在持续加大,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价格涨幅持续处于高位。近日IMF预计今年发达经济体通胀率为2.6%,较4月份预测上调0.4个百分点;新兴市场经济体今年将攀升至6.9%。与此同时,希腊债务危机再次恶化,欧债危机不排除未来还有恶化的可能;美国债务风险显现,面临较大的财政减赤压力;日本财政赤字也在进一步上升,并蕴藏较大的中长期风险,这些问题可能通过金融市场等途径对我国产生影响。

  而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剧烈,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如果下半年全球货币条件仍然保持极度宽松,中东北非动荡久拖不决,大宗商品价格还有可能再次上涨。因此,在面临财政减赤压力、经济增速放缓、内生增长动力依然不足的情况下,主要发达经济体对宽松货币政策始终有较强的依赖性,全球流动性宽松局面短期难以改变,并将从贸易、资本流动、价格等渠道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加剧输入性通胀和“热钱”流入压力。

  从国内看,今年以来,央行已累计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货币信贷增长逐步向常态回归,社会融资规模基本适度,有效控制了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但是,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没有根本消除。在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没有明显减弱的同时,国内秋粮、生猪等农副产品生产供应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劳动力等成本上涨压力长期存在,并且投资冲动依然较强,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市场价格上涨预期仍然较强。

6月份CPI同比上涨6.4%,创2008年7月以来新高,环比上涨也明显高于历史同期。特别是近期在食品价格上涨的同时,非食品价格上涨也比较快。负利率的情况已经延续了18个月。要把全年CPI控制在5%以下还有一定难度。所以,中央提出,要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当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向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肯定会面临各种压力,在货币信贷回归常态的状况下,信贷需求的满足难以维持前两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的宽松状态,企业获取信贷的难度客观上都会不同程度地上升。而且越是项目建设多的地方,越是受调控的行业,越会反映资金紧张。政策传导中市场主体会不断反映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提出要防止滞胀风险,这是政策效应的体现,也肯定在管理层的预期之内。专家指出,当前既要看到确实存在部分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也要看到其中存在博弈的成分。不能轻易地因为有一些声音就进行大的政策调整。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在美国债务违约大限的最后关头通过法案,使美国债务违约风险暂时得以解除。但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法案只是把美国的债务危机向后拖延,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高赤字顽疾。为解决美国国内经济复苏疲软和失业率问题,其对宽松货币政策始终有较强的依赖性。从这个角度看,新兴市场国家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并未减缓。而国内7月份PMI数据也并非没有积极的信号。从下降幅度看,7月份PMI回落幅度明显收窄,显示出经济发展态势趋稳。从分项指数看,当月生产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继续下降,新订单指数有所回升,实体经济需求增长已初步企稳。

  总体来看,我国当前增长速度和就业都处在合理水平,因此稳定物价和管好通胀预期是关键,也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在宏观调控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指出,要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我们应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进一步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只有货币政策保持必要的调控力度,才能巩固和加强前期调控成果,进一步稳定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还要把握好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进一步提高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防止政策累积效应和市场变化因素叠加。此外,还要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增强财政政策在调结构方面的作用。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慧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