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股东中国银行寄予厚望的中银保险,在上海市场的发展并不如意。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中银保险上海分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924.8万元,同比减少3.8%。
经营重心调整
背靠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中银保险在成立之始就被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进入上海市场之初,中银保险的确展现出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冲劲。2008年,中银保险上海分公司开业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就实现保费收入7838.1万元。
可此后,中银保险在上海发展却陷入保费增长乏力的泥潭。据上海保监局统计,2009、2010年,中银保险上海地区保费收入分别为4751.7万元、5278.2万元。截至今年6月30日,全部11大类险种中,中银保险上海分公司有5项险种保费收入负增长。其中,建安工险保费收入降幅高达84%,车险和意外险降幅分别为25%和21%,健康险和家财险降幅为4%和3%。
车险业务占比从2008年的72%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3%,中银保险在上海地区进行了业务重心的调整,并为此付出降低30%保费规模的代价。取而代之的是银行保险业务占比的快速上升。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通过股东中国银行提供渠道和资源,中银保险上海地区录得保费收入2407万元,占比达到历史最高的44%。
这种调整未免有点得不偿失。实际上,上海车险市场从2009年便摆脱整体亏损。对于握有电销资质的中银保险,缩减车险比例无疑是对未来盈利能力的束缚。
仍未摆脱亏损
虽然大幅降低了综合成本率较高的车险业务比例,但中银保险上海分公司仍然未能摆脱成立4年承保持续亏损的局面。根据上海财险年度统计报表,2010年,虽然中银保险上海分公司全年减亏1000万元以上,但仍出现238万元的营业亏损。
据了解,银行保险渠道绝不是 “省油的灯”,只不过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已。有公开数据显示,中银保险上海费用率并没有因为车险占比的下降而明显减少,其2010年28.5%的平均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仅较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
在股东的支持下,中银保险的家财险等产品顺利进入中国银行的柜台,但银行基层网点并没有因此而降低代理手续费比例。况且,在前两年非车险手续费没有自律约束的情况下,银行保险业务发展导致费用率增长是必然的。
不论是利用车险业务,还是发展银行渠道,中银保险在上海还是不能摆脱一条腿走路的尴尬。与其他银行系保险公司一样,中银保险在获得银行渠道支撑之后,想要摆脱持续亏损的局面就需要更多的利润增长点,这对全部银行班底的中银保险上海高管团队而言实非易事。
据知情人士表示,中银保险并不是一家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保险公司,放弃主流车险市场阵地,发展中国银行自有渠道,如今几百万元的营业亏损并不算多。(毕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