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评论:城商行IPO为何偃旗息鼓?

2011年08月19日 14:33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城商行IPO可谓吹响号角,包括上海银行、杭州银行、重庆银行、乌鲁木齐银行、大连银行等在内的10多家城商行陆续公开了IPO计划。继2007年9月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三家城商行尝试性地率先IPO上市后,城商行IPO似乎有大军跟进的趋势。

  然而,今年过半,热闹的IPO市场居然没有一家城商行的身影。记者日前从部分投行处也了解到,城商行项目已经不再紧俏,而手中已经有储备城商行项目的投行,也将递交申报材料的时间“无限期延后”。

  城商行IPO,为何偃旗息鼓?

  扩张带来风险隐忧

  过去的一年里,城商行的扩张突飞猛进。有数据为证。

  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城商行资产规模增长近四成,增速为银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截至去年末,全国城商行存款规模达6.1万亿元,贷款规模达3.6万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44.4%。已上市的三家城商行年报也显示,截至去年底,北京银行资产规模突破7000亿元,达到7332亿元,同比增长37%;南京银行资产总额增至2215亿元,比年初增长719亿元,增幅为48%;宁波银行总资产为2633亿元,比年初增加999亿元,增幅更是超过60%。

  事实上,从2005年上海银行获批成立全国城商行的第一家异地分行开始到现在,城商行异地分行新增近300家,其中仅去年一年新增幅度就近40%。此前,城商行纷纷抢滩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一线城市,而近来,重庆、武汉、长沙、南京等发达经济区域的二线城市,也已成为城商行异地扩张的新宠。

  但如此“大跃进”背后,城商行在治理结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提升,却远赶不上扩张的脚步。因此,因内部管控机制与体系不严谨,城商行信贷风险渐渐显露,违规违法操作的接连曝光更是将城商行扩张的风险显露无遗。今年初济南发生的一起伪造金融票证案件中,涉案的齐鲁银行就是近年来快速扩张的城商行代表之一。

  不仅如此,即使一些城商行尚未暴露风险,但其疯狂扩张背后隐含的资产质量问题也令市场担忧。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城商行的资产质量较差。目前,不少城商行的实际控制人或重要股东仍是地方政府,如徽商银行、重庆银行、哈尔滨银行和上海银行的地方政府持股比例均超过了30%。虽然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较高,但基于现有的地方融资平台,其贷款风险只会更大。

  事实上,对于城商行的过度扩张,监管部门已经为此踩下“急刹车”。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曾指出,小银行跨区域经营从城镇化角度讲是好事,但银行跨度成本也会增加,不应盲目求大。这无疑传递出了高层警示风险的信号。

  此后,在4月1日召开的城商行联席会议上,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今后将审慎推进城商行跨区域经营,把城商行内控机制作为重点检查项目,对于内控不健全的城商行的新设网点申请“暂停审批”。

  IPO必要性遭质疑

  在管理部门踩下“急刹车”之后,城商行的扩张自今年4月以来已经缓下步来。而此前,与这一轮扩张步调一致的就是城商行的IPO,一方面扩张带来资产规模的提升,为顺利IPO铺路,另一方面,通过上市融资,城商行将获得更大的资本,以实现进一步扩张的目标。因此,在城商行疯狂扩张被踩刹车的同时,城商行的IPO申请也被搁浅。

  据记者了解,目前,只有江苏银行、重庆银行、盛京银行三家城商行已向中国证监会发审部门递交了申报材料。而其他十余家公布IPO计划的城商行,其IPO材料则多停留在投行手中,被暂缓申报。

  眼下,对于城商行IPO的必要性,市场颇多质疑。沪上某投行分析师就认为,商业银行上市融资一般基于两个目的,一是补充核心资本,另一个目的则是为跨区域开设新网点服务。但对城商行而言,目前这两种募集资金的目的,似乎均失去了意义。来自方正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147家城商行税后利润为769.8亿元,增长55.05%,其平均资本充足率高达12.8%,远高于商业银行同期水平。城商行补充核心资本的需求并不是那么迫切,同时,扩张的热切需求也被迫降温。

  与此同时,在经历了城商行疯狂扩张带来风险隐患之后,管理部门对城商行IPO也会更加严格把关。业内人士透露,城商行上市的基本标准可能会加上 “资产规模大于800亿元,净利息收入超20亿元”两项行业指标。按照目前银行业息差水平在2.5%计算,这要求银行的生息资产不少于800亿元,则实际总资产的规模要求将比800亿元还要高。这两项指标一旦达成,会将80%以上的城商行挡在上市的门外。

  虽然这两项指标是否存在尚未被证实,但来自银监会的最新表态称,城商行上市要综合考虑资本市场的容量、城商行公司治理是否健全、相关监管指标是否达标等因素。城商行上市具体何时再次开启,最终取决于中国证监会的安排。

  从市场宠儿到弃儿

  城商行IPO偃旗息鼓。城商行的股权,在经历了众人疯狂追捧而变得炙手可热后,也忽然冷却降温。股权转让密集度下降,且部分转让因要价太高出现了流拍,甚至,急于降价交易的情况也开始出现。一时间,城商行从市场的宠儿沦落成了弃儿。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除了内部股权梳理的情况以外,很多当初的战略投资者如今转让城商行股权,可能因为城商行IPO时间表的不确定。

  上海信诚律师事务所相关人士也认为,上市的不确定性是引发股权转让的重要原因,一些股东判断其持有股权的城商行短期内难以上市,而选择将股权出售套现。

  在6月20日挂牌抛售手中价值7亿元的徽商银行股份未果之后,7月18日,奇瑞再次将持股在长江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条件没有变化。无独有偶,高金食品7月9日发布公告称,以每股4.9元的价格转让持有的成都银行1500万股股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高金食品就曾以每股3元的价格,转让了3000万股成都银行股权。此次转让,意味着高金食品已将全部4500万股成都银行股权转让。此外,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前不久也发布公告显示,湖北银行2179.61万股股权被挂牌转让,转让价格共计3924万元,转让部分股权占湖北银行总股本的1.092%。

  不过,上述每一笔交易都还是盈利的。以高金食品为例,从2008年以每股3元的价格认购了成都银行4500万股到全部转让,3年时间共赚了2850万元。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城商行股权被挂牌转让,其挂牌价格对应的市盈率已经远高于目前上市银行的10倍左右,有的甚至达到20倍。因此,即便未来城商行IPO上市,也很难达到这样的价格。

  不只是投资者更趋理性,投行对待城商行IPO项目,也由疯狂变得冷静。之前,投行为争抢城商行IPO项目而多方奔走,甚至个别的出现以低价来竞争。某投行人士坦言,一般城商行IPO至少有数十亿元的融资额,投行按照融资额5%进行打包收费,都有几个亿的利润。因此,为争夺这块“肥肉”,大投行靠品牌和人脉,小投行则拼价格。但总体而言,城商行项目均被大中型投行所垄断,如江苏银行的保荐机构为中银国际,重庆银行的保荐机构为高盛高华,盛京银行的保荐机构为西南证券,等等。

  而今,由于城商行IPO时间表日趋模糊,投行们对城商行也陡然失去了兴趣。据了解,目前,不少投行已把手中的城商行项目“冷藏”起来,而已经制作完材料的投行也决定暂缓申报,新的城商行项目则基本没有投行愿意接。作者:蒋娅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