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25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如果美国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其效果很可能重蹈上一轮的覆辙——既无法真正刺激美国经济,还会给外部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美联储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难辞其咎,所以它始终认为自己应当做点什么改变现状,这可以理解,但不幸的是,它们能做的实在不多,”正在德国林道参加第四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大会的斯蒂格利茨告诉记者。
“如今真实的情况是,美国经济实际上并没有像奥巴马政府期望的那样实现复苏,也就是说,第二轮量化宽松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斯蒂格利茨说,“关于这一点,包括我在内的不少经济学家之前早有预料。”
“既然第二轮量化宽松没能奏效,那为什么还要再开始新的一轮?”他说:“美联储希望借此显示自己正在参与危机处理,但是它们也应该知道,第二轮量化宽松已经给其他地区带来不少问题。”
斯蒂格利茨说,全球化背景下,由量化宽松政策产生的大量流动性已“不成比例地”流向了新兴市场,催生新的资本泡沫,而并没有像美联储期待的那样,留在迫切需要资本的美国本土。而外部市场的通胀很可能传回美国,造成高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的双重困局。
“如果美国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这些外部效应可能会更加明显,因此我认为应当呼吁美国决策者慎重考虑是否需要这一政策,”他说。
斯蒂格利茨认为,解决美国经济困局的根本途径是“运用财政而非货币政策增加消费和支出”,“这或许是唯一能够奏效的做法”。有人担心这会进一步扩大赤字,而事实上美国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增加富有阶层税负等办法加以调整。
斯蒂格利茨还明确反对一些共和党议员提出的强力紧缩财政方案。他认为,一味紧缩财政不能包治百病,反而会把美国“从衰退拖进大萧条的深渊,从而重演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胡佛总统时期的经济悲剧。”美国需要的是进一步刺激而不是紧缩,通过回归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让更多美国人重返工作岗位,继而带动消费、增加税收、缓解赤字、重塑市场信心。
“现在美国国内要求紧缩财政的声音超出了我的预想。他们为何坚持要走这条路,对我而言始终难以理解,”他说。
斯蒂格利茨警告说,如果美国没能采取正确的对策,将很可能陷入“日本式的经济衰退”,需要面对低增长、低消费、高失业率、资本市场萎靡不振等多个顽疾。
谈及中国,斯蒂格利茨说,如果美国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经济基本面良好的中国无需“过度紧张”。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提高银行准备金率等操作,减缓量化宽松带来的冲击。“不过,提高利率似乎不是一个正确选择,因为这只会引发热钱更大的兴趣,它们可能绕过层层金融监管进入中国资本市场”。
现年68岁的斯蒂格利茨因在“不对称信息市场分析”领域的重要贡献,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曾任美国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团主席和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等职,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德国林道诺贝尔奖得主大会始于1951年,现已成为全球公认的高端学术论坛。共有18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来自65个国家的373名青年经济学人参加今年的第四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大会。 记者韩墨 郑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