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理财师:下半年宜选购中长期理财产品

2011年09月07日 20:14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以来,由于CPI的上涨,央行缩紧银根,一系列的金融政策让银行狂推理财产品,而超短期的理财产品成为了银行“揽钱”和“存款冲时点”的代名词。但近日,“超短期理财产品将被监管部门叫停”的传闻不断,这引起了部分对超短期理财产品有研究的市民的关注,其关注程度之高超过了对其他任何一种银行理财产品。

  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表示,超短期理财产品作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一种,满足了一定的市场需求,其本身无可厚非。作为监管部门,不会叫停此类产品的发行。但是,一些银行以拉存款冲时点(存贷比考核)为目的而发行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变相高息揽储”行为需要规范。

  中秋前后:理财市场开始活跃

  每年夏季理财市场逐渐进入淡季,8月中下旬进入低谷。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这期间无论产品收益率、品种以及整个市场规模都明显萎缩。这一现象要持续到中秋前后,才会走出低谷,迎来金秋十月。

  据银行理财专家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首先,今年6月底银行年中考核过后,各大商业银行揽储压力消失,立即削减高收益理财产品。此外,作为收获的吉祥季节,通常银行开发新产品、更新系统等大变动都将延至秋天。

  其次,夏季是出游、消费的高峰,这就意味着大部分投资人会暂缓投资理财产品。暑假至9月开学,家庭教育支出也是这段时间的重头开销。此外,漫长夏日并无任何节日,而传统佳节是个人收入增长的爆发性时点。根据以往经验,重大节日前后,总是个人理财产品销售的黄金期。

  此外,今年恰逢《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目前来看,各大银行最直接的表现是撤下了大量超短期理财产品。这类理财产品运作时间通常少于七天,资金灵活流动于投资者和银行之间,但由于不利于监管,受到重点监控甚至被禁发也就不难理解了。

  值得注意的是,超短期理财产品存在一个问题:如果募集资金达不到一定规模或利率设计过低,就会沦为“鸡肋”,前者银行容易亏本,后者投资者容易失利。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理财产品的计息方式与银行存款不同,定期存款在存款当天就开始计息,存款到期立即返还本金及利息。而理财产品在产品运作过程中,前有发售期后有清算期,这段时间内可能只计算活期利息甚至不计利息。

  超短期产品如果实际生息日为3天,而募集期通常有2-3天再加上清算期一天,资金被占日期就很容易达到7天甚至以上。在目前7天通知存款的年化收益率为1.49%的情况下,投资者就需要考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能否抵消前后资金占用造成的损失了。

  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更加谨慎

  在清远各大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仍在发行,但超短期的产品最近的发行相对较少了。不少市民对今年下半年的经济走势持观望和保守的态度,无论是股票投资还是黄金白银的投资,都加了几分谨慎。“6月的时候买了一个理财产品,谁知后来银行无缘无故给终止了,”今年6月底,市民郭阿姨购买了某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结果不到一个月却被银行告知要终止该理财产品的合同。银行则解释,提前终止条款是银行制定的对于产品的运行终止及赎回的规定。尽管郭阿姨认定这是银行的“霸王”条款,但经过这件事以后,她不敢再碰银行的理财产品了。

  其实,与郭阿姨有同样心理的市民不在少数,物价的持续走高,投资市场的许多不稳定因素,使得不少年老的投资者开始“收手”,“毕竟是拿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去‘赌’一把,会心痛的。”曾大爷的儿子每个月给他2000元的养老费,过去市道好的时候,曾大爷省吃俭用把这钱存了起来,后来把钱放进股票,结果亏了,现在想买理财产品,经过了解,却感觉还是风险大了点,曾大爷决定还是把手头上的钱存起来。

  今年的五六月份,短期理财产品曾经风靡全国,这些理财产品期限在3天-14天不等,预期收益在2.8%-4.4%之间。当时农业银行推出的一款“金钥匙·安心得利”2011年第1256期端午假日专享人民币理财产品,仅3天的投资期,最高却可实现4.4%的年化收益率,在清远地区受到欢迎。在投资期的第一天下午,记者电话咨询时,已被告知不少投资者已经通过网上认购了,而且基本认购完毕。“相对于今年上半年的火热场面,下半年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投资确实谨慎了许多,”市区某银行一理财师承认。

  下半年:“超短”产品仍有希望

  进入下半年,近日银监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并没有叫停超短期产品的发行。

  据悉,超短期理财产品仍然有着不可小视的市场需求。此类产品特别适合那些对资金流动性要求比较高的投资者。比如,中行的“7天自动滚续”和“周末理财”是比较经典的短期理财产品。股市震荡,一些投资者留出一定的空仓以控制风险。对于这部分暂时不用的资金,投资者也希望能充分利用,而又不影响股票交易,“周末理财”因为在时间上与股市的巧妙衔接,比较适合这类投资者。中行一位内部人士认为,这两款产品完全是为了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运作至今已经很成熟,目前也没有听说要叫停的消息。

  据了解,监管部门关注的是产品背后的风险。目前,各商业银行普遍采取“资产池”模式运作理财业务,无法实现资金和资产的一一对应,无法实现单个产品的风险控制和价值核算。同时,在信息透明度较低的情况下,包括超短期理财产品在内的产品还可能变为银行的存款吸纳工具。

  8月26日,普益财富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周报称,从新发产品情况来看,超短期产品数量正在逐步减少,收益也大幅回落。但由于8月16日央票发行利率的上行出乎市场意料,重新点燃了市场的加息预期。分析人士建议,投资者还是可以关注短期理财产品。

  有国内媒体报道,现存的超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已经较今年6月有明显降低。年化收益率的高低与各银行的资金运作相关,很大程度上源于资金面的变化。

  目前,监管部门除了对银行进行季末、月末存贷比考核外,还要进行日均存贷比考核。也就是说,不仅在年中,平时银行的存款压力也不小。而理财产品在募集期或到期后可以形成短期的存款沉淀。所以,未来银行发行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内在动力仍然存在。对于其中乱象,相信监管层也会加强监管和规范。

  对于超短期理财产品,银行的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不能只看预期年化收益率,还需要特别关注产品的申购、赎回费率、产品期限以及资金到账的时间,这些都将决定最后的收益率。另外,进行这种短期投资,还需要关注加息的时点,以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链接:下半年宜买中长期理财产品

  结合现时经济走势和投资市场情况,理财师建议今年下半年适宜购买中长期的理财产品,而短期理财产品容易导致投资者收益缩水。

  首先,之前发行比较猛的短期理财产品一般是6月下旬发行的,6月末刚好面临“三考合一”,银行资金极度紧张。

  其次,7月7日央行年内第三次加息之后,投资者应该购买期限较长的高收益理财产品,以便在降息周期中锁定收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