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银行推无抵押无担保贷款 15%利费吓退个人求贷者

2011年09月20日 14:32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朱先生按揭购买的二居室新房上月底刚交付,他就准备开工装修。由于手头积蓄不多,朱先生便想到去银行贷款应急,问了多家银行,都因为没有抵押物遭遇拒绝。这时,朱先生收到一条某银行群发的短信,广而告知银行一款信用贷款产品,不用抵押,不用担保,就可贷款。朱先生立马咨询了这家银行,得到的回答是“没问题。”

  不用担保、无需抵押,只要有固定的工作和是优质企业员工,收入稳定,就能凭自己的信用从银行借到钱——这是杭州一些银行尤其是外资银行通行的信用贷款,在资金紧缺的背景下,信用贷缓解了个人融资应急的困难。不过,这些信用贷融资成本不菲:利率加上账户管理费,贷款者要为此付出不少于15%的融资成本,直逼民间借款。

  信用贷年利费普超15%

  “借钱不用再求人!××银行推出无抵押无担保贷款,最高可贷30万,最快一天放款,解您燃眉之急!”上述朱先生正在为装修款犯愁之时,收到了杭州某股份制银行群发的这条短信,不禁心动,于是他立马打电话到上来到这家银行咨询相关事宜。

  银行工作人员了朱先生的基本情况后,很爽快地答复:“像你这样的单位和收入,贷款没问题。我们这个信用贷最高额度30万,期限最长2年,利率上浮30%,每月支付账户管理费0.49%~0.89%,提前还款有5%的手续费。”

  朱先生算了一下,目前一年期的贷款利率是6.56%,上浮30%则应该是8.528%,每月账户管理费如果折中算0.6%,那一年12个月就得7.2%,两项相加就是15.728%。“利率有点高,吃不消。”朱先生打了退堂鼓。

  实际上,从事类似业务的银行不在少数,外资银行最为普遍,如渣打银行的“现贷派”、花旗银行的“幸福时贷”、东亚银行的“新时贷”等产品,而中资银行中,平安银行的“新一贷”,宁波银行的“白领贷”也是这类产品,这些信用贷的卖点均在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审核发放贷款,而且年率基本处于8%~9%之间。

  据记者了解,目前大多数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需要贷款申请人提供房产等作为抵押物,这一限制条件则将一些无房产抵押却有还款能力的普通上班族排除在外。而一些银行适时推出的无抵押无担保贷款产品打破了个人消费贷款传统模式,让缺乏抵押物的客户也能成功获贷。只是这些银行推出的信用贷款普遍存在着利率偏高的现象,让不少借贷者望而生畏,有人甚至称为“变相高利贷”。

  除上银行外,某外资银行的一款无抵押贷款年息为7.9%~9.9%,除每月有0.49%的账户管理费之外,每年还要收取1%的手续费,年利率最高可达16.78%。另一外资银行的信用贷款,则将客户分为优质客户和一般客户,前者年利率8.8%再上浮10%,即年利率为9.68%,账户管理费0.24%/月,综合年利率达12.56%;而后者则是在年利率8.8%再上浮20%,账户管理费0.48%/月,算下来每年贷款成本高达16.32%。

  提前还贷还要收不菲违约金

  除了账户管理费之外,该类信用贷款的其它费用也令人咋舌。在高额的账户管理费压力下,不少市民选择提前还贷。但即使是这样,银行还有收费的后招。

  如上述朱先生咨询的某股份制银行的信用贷规定,如果发生提前还款,截止到还款当月,还需额外收取剩余金额的5%作为补偿金。而该行另一款产品则规定,如果提前还款,则需要支付1%至3%不等的违约金。如果是半年内还款,将缴纳剩余本金的3%的违约金;在半年以上到一年内,收取2%的违约金,一年以上收取1%的违约金。同样以5万元贷款一年为例,借款人若提前半年还款,约合年息将达30.6%。

  另一家外资银行的无抵押贷款也是如此。若要中途还款的话,还要扣除未付款金额的5%违约金。比如贷款10万元已还了5万元,剩下5万元要一次还清,违约金为50000×5%=2500元。

  高息贷款吓退一批借款者

  信用贷款利率为何定得这么高?昨天记者采访了杭州某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这位工作人员介绍,“相比抵押贷款,信用贷款因没抵押物,对银行来说经营风险比较大,如果借款人一旦发生意外情况无法偿还贷款,对银行来说风险就是百分百的,风险大成本肯定相对要高些;何况目前市场资金紧张,整个借贷市场资金成本都往上走。”

  那么选择信用贷的人多不多?这位工作人员坦言不多,“今年我们银行重点推广信用贷款,但选择这个产品的人不算很多,到目前为止,我们预定的信贷目标远远没达到。利率高可能是一个主要原因。”

  按照监管规定,一般银行的贷款利率不得高于基准利率的四倍。业内人士表示,迫于监管压力,个人信用贷款虽然在借贷合同显示的利息仍在四倍利率以内,但额外利息却附加到了名目繁多的费用中。也就是说,利率是按照央行基准利率,但是银行利润的大头却是账户管理费,“其它费用其实就是变相的利息”。本报记者 俞萍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